北师版新版七上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4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4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6 01:1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历史上的“狼来了”第6课 春秋五霸和
战国七雄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温故知新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前770周平王洛邑 东 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战 国春 秋温故知新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  “春秋”源自于孔子根据鲁国国史整理修订成《春秋》一书,由于其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一个客观时期的历史发展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就把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476)封建社会形成(前475--前221)郑庄公行刺周桓王课堂思考问题一: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何不能令西周盛世长久维持?
为什么这时史家称周朝为东周?
东周王室的地位与西周王室的地位一样吗? 你知道“春秋五霸”吗?他们争霸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争霸的原因:周室衰微,诸侯强国兼并弱国。诸侯争霸雍新田临淄商丘郢吴会稽洛邑周BCEDA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晋楚吴越我们的家乡所在地处于哪一个诸侯国?秦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什么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想一想人和、地利、天时政治方面 自然条件策略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经济富庶;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顺应民心。 当时的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为什么齐桓公还要“尊王”?“攘夷”的目的又是什么?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
  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管 仲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标志:公元前651年,召集诸侯“葵丘会盟”。1.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
2.楚王问鼎——楚庄王
(晋楚邲之战)
晋楚争霸1. 重耳流亡2. 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 晋文公终成霸主看 图 说 史
有关楚庄王的
成语故事你知
道吗?问鼎中原
饮马黄河
一鸣惊人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原因?楚国地处鱼米之乡,先天条件优越。
楚庄王任用贤臣发展楚国经济。
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志向远大。勾践卧薪尝胆 你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复国,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吴越之争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名 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启示: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一个苦心人。1.七国是怎样形成的
2.合纵与连横政策
3.战国争霸孕育的趋势(战国七雄雍新田临淄商丘郢吴会稽洛邑周BCEDA齐晋楚吴越秦宋战国时期(前475——前221)三、合纵连横1、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
续用齐国号)、 楚、秦、燕 2、七雄(名称,位置)春秋战国魏赵韩 由于晋国的长期争霸,国内贵族的势力随即上升,大权被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卿大夫掌握。六家卿大夫架空国君的同时,彼此间也展开兼并。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氏,并且将晋公室的土地也给瓜分了,只给晋君留下两城。公元前403年,徒有虚名的周天子正式册封三家大夫为诸侯,成立了韩、赵、魏三国,晋国灭亡。三家分晋 齐国原本也有众多卿大夫共同执政,经过长期的斗争只剩下田氏一家。在得到民众的支持后,田氏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公元前391年,田氏大夫田和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田和自立为齐君,仍定国号为齐。公元前386年,齐太公与魏文侯会于浊泽(今河南临颍县西北)。这时,韩、赵、魏三家已经分晋,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田和求魏文侯向周天子说情,承认田和为诸侯国君,周天子许之。从此,田和正式成为诸侯国君。田氏齐国代替了姜姓齐国。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韩魏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战国七雄课堂思考问题: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国家数目的减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战国时代与春秋时代相比,周王室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动脑筋合纵连横“合纵”与“连横” 齐楚燕赵魏韩秦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强为什么六国合纵抗秦不能成功?结合课文想一想,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什么没有成功?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没有成功的原因秦国用贿赂、的手法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
各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燕赵齐魏韩楚秦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从争霸到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想一想想一想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1)战况不同: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战争更加残酷。(2)战争目的不同:春秋争霸战争以取得霸主地位为主要目标。战国时期的战争目的是把对方吞并,统一中国。你同意以下观点吗?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西汉)贾谊:《过秦论》想一想 春秋战国战争历史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正面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争霸战争冲击着旧的社会秩序。
传统的贵族统治体制渐趋瓦解。
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导致各国变法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负面影响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齐楚秦燕赵韩魏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