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作《孩儿塔》序
练习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渐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 ,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此文的作者是
。
2、默写第四自然段中空白处的句子 。
3.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第一段写了春天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选用文中的两个词回答)。
答: 。
4.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叙述的侧重点是( )
A.告诉作者自己是革命者 B.告诉作者为什么热天仍穿着棉袍
C.叙述他获释后的坚定、乐观的态度 D.叙述他年青的相貌像活着一样
5.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6、第四自然段中“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的含义是什么?
答: 。
7、分析第四自然段中排比句的作用。答: 。
8、仿照第四段文字的语言形式(运用博喻、对比手法),确立一个话题(或演讲,或作书评等)并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鲁迅 2.略 3、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凉、惆怅 4.
C
5.指代义相同,皆是指的无产者劳动大众的世界。 6、 属于无产阶级, 对革命者前行具有极大意义 7、对白莽和《孩儿塔》的赞赏之情,高度肯定了思想价值和爱憎分明的诗歌风格。 8.例句:“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而行尸走肉般的篝火,蝇营苟且般的处世都无法同它相比。”
9、第四段说“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其中“比方”是什么意思?“别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提示:可以用《灯下漫笔》中的词语回答)?
①“比方” 这里是“比较”(或“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意思。
② “别一世界”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也就是《灯下漫笔》说的“第三样的时代”)
10、“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格?含义是什么?
答 :借代;含义是许多和白莽一样的革命者又被反动派杀害了。
11、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加横线的句子,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作者说自己“不懂诗”,真的不懂吗?为什么要这样说?
答 :不是。这样说表明作者对当时的一般诗人所写的充满罗曼蒂克激情的所谓“新诗”的不认同;当然也表现了作者的谦逊。
② 对于白莽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可是实际说了吗?说了什么?
答 :说了。在下文就用了一组排比句对白莽的诗即将产生革命效果表达了由衷的赞赏。
12、本文语言含蓄而深沉与其使用比喻象征手法有关,请举例作简要说明。
答 :如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开始写道:“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这既是写自然气候,更是写一种令人窒息难忍的政治气候。这里就用了象征的手法。还比如:第四段,“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这一组排比句同时又是比喻句,既非常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白莽诗歌呼唤光明鞭挞黑暗的巨大作用,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无限崇敬赞赏的激情。(学生只要举出一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