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26 17:50:13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音量调节按钮活动:你知道图中的装置的作用吗?思考: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哪一特征? 声音不但有高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
认真听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音叉振动有区别吗?活动:一、声音的强弱——响度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想一想?响度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举例活动1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1)在鼓面上撒些小物体,先轻轻地敲,观察小物体跳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物体的跳动幅度(2)将扬声器的插头插到录放机的耳机插孔上,在扬声器上撒些小纸片,然后调节录放机的音量按钮,观察小纸片的振动。活动1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3)怎样使鼓更响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越大活动1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响度的单位——分贝(dB)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响度越大0dB——人耳的听觉下限
10dB相当于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总结1:
声音的响度与以下因素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的远近有关 此外,还受一些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
如人耳的主观感觉、声音传播途中是否
有障碍物等。注意: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小,但 音调 却是不变的二、用波形比较振幅甲音叉的振动的幅度小, 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响度也较大玩游戏——猜人名请一位同学上到讲台,双手按住眼睛,面对黑板,然后老师叫某位同学说:“我喜欢上物理课。”你就要说出该同学的名字!声音的品质——音色原来,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尽管发声体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为什么我们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发声物体是什么了呢?
?音色由以下因素决定1、发声的材料
2、发声的结构
3、发声的方式等。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总结2:作业布置1、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2、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C.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大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
的振动幅度更大些DB3、某人为了喊远处的一个人,他用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C.能够使较远处的人分辨出谁的声音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4、闻其声不见其人,根据说话声即可判断出是哪个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DC课堂练习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 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2、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 、 和 都有关系3、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 拉紧弦线 B 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 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 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频率粗细长短B课堂练习4、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
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三个特性B5、用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 不同;
用相同大小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用相同大小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
的 不同。响度音调音色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Hz,人们把高
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
频率是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
做______。
7、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
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
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响度大的是__。20000超声波20次声波音调快女声男声课堂练习 一般物体的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形状、
尺寸和所用的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粗细、
松紧有关

管乐器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短有关《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
2、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响度和音调的因素;
2、会用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别声音的不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
2、通过参与“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难点: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一些声音(一种鸟的叫声、汽车刹车的声音、流水声、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这些声音的差别。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能听到声音,又能区分声音。那么我们是如何区分这些声音的呢?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强弱 ——响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响度的含义、意义。我们通常说声音的强弱不同、大小不同,用物理语言来说,就是响度不同。
活动1: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1)在发声的录音机喇叭上撒些小纸屑,观察喇叭在不同响度时,小纸屑的振动情况。教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
2)用手轻按自己喉部的两侧,张开嘴小声喊“啊……”,再大声喊。让学生比较两种情况下手的感觉。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教师注意引导纠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振幅的概念,知道其含义。
通过上面的活动,可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归纳,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启发: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有关,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一步证明吗?
例如:弹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教师:结合实例及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归纳出声音的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及零分贝的规定。
思考:“响鼓还要重锤敲”是什么道理?
2、用波形比较振幅
图2-27中,甲音叉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出来的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幅比较大,响度也较大。
3、声音的品质 ——音色
活动3:探究不同物体的声音
让学生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
教师提问: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让学生回答。
小活动:请出几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其它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发言的先后顺序。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音色的概念,决定因素。知道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三)总结、扩展
由于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不高,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师只要使学生从实验角度理解并记忆大纲所要求内容即可;而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书本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自由拓展。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习题
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3、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
A. 在鼓面上放些碎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 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当有来电是,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D.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4、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5、“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走出太空舱后,与舱内其他宇航员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6、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因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要素不同 (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三个要素都有
7、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 ( )
A. 水—鱼 B. 空气—水—鱼
C. 鱼缸—水—鱼 D.空气—鱼缸—水—鱼
8、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9、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 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 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习题
一、判断题:
1、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
2、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
3、因为一切声源都在振动,?所以一切振动物体都在发声。(??? ?)
4、声音传到松软的物体上时,很难产生回声。(   )5、只要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
二、选择题:
1、两人相距较远相互通话时,讲话的人将手放在嘴旁做成喇叭状,收听的人将手放在耳边也做成喇叭状,这样做的道理是(  )
A.利用手将周围传来的干扰声阻挡隔开
B.利用手对声音的反射,使声音集中,响亮一些
C.利用手对声音的反射,使声音集中传播快些D.利用手进行声音的骨传导
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3、一个人站在两壁平行的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在0.3s和0.7s时听到前后两声回声,若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此峡谷的宽度为(  )
A.170m B.198m C.221m D.330m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振动的声源,就一定有声音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声源
C.声源的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
D.声源的振动停止,声音一定停止
5、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
A.屋子里的噪声比室外小
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C.屋子里讲话精力集中
D.声音在室内比在旷野里传播得快
6、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
A.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 B.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C.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一样快
7、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两个人不用设备就不能直接交谈(  )
A.在漆黑的房间里
B.在月球上
C.分别坐在相向飞行的两架超音速飞机上
D.在宇宙飞船上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门铃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罩内空气后,听不到铃声;
再把空气充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这种现象说明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_。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________。
4、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空气通过__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产生________。
5、钓鱼的人最怕有人在附近大声说话和走动。怕说话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怕走动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
四、计算题:
1、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多少?
2、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距他850米,他对大山喊一声,问几秒后听到回声?
课件20张PPT。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一、声音的强弱——响度声音不但有高有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响度一、声音的强弱——响度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越大二、用波形比较振幅甲音叉的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出来,其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幅比较大,响度也较大。响度的单位——分贝(dB)响度的单位——分贝(dB)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超声与次声 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三、 声音的品质——音色例 钢琴,吉他,笛子等同时演奏时, 我们
不看它也能分辨出哪个是笛子的声
音,哪个是吉他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
的_____特征音色三、声音的品质——音色原来,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两个发声体即使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人耳仍能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活动:我们闭上双眼,来听听谁在说话音色音调结论: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例 甲、乙两人合唱一首歌时.我们仍能分辩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唱歌时的 相同,而 _______不同例 狗叫、猫叫、鹅叫,我们不看也知道。这是指狗猫鹅的 不同。音色噪声
乐音响度
音调
音色响度的定义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响度的单位及大小声源的振幅
离声源的远近
声音的分散程度声音本节回顾: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的单位是Hz音调的定义定义: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
方式等因素有关。1、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
2、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响度大的是___。课堂练习20000超声波20次声波音调快女声男声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
A.频率逐渐减小
B. 传播速度越来越小
C.振幅逐渐变小
D.声速,振幅,频率均不变C4、“优美动听”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5、“声音刺耳”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6、“引吭高歌”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BCC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8、“闻其声而知其人”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7、“震耳欲聋”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CBB11、“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12、“曲高和寡” 中的“高” 意思是(  )
A.声音高昂 B.音调高 
C.高雅难懂  D.都有可能 10、“笛声悠扬,嗓音甜润”指(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方言BAB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