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6 12: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果
雨果(1802——1885)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最杰出的代表,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纪念碑式浪漫主义小说、《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写作背景
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 雨果,发表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全人类发出了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 应掌握的字词
陨(yǔn)落 深邃(suì) 蕴涵(hán) 睿(ruì)智 怜悯(mǐn)

恪(kè)尽职守 鸠(jiū) 灵柩 (jiù) 媚上欺下 弥留之际
余晖(huī) 鞠(jū)躬 诉讼(sòng) 嘘(xū)叫解释词语
1.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2.恪尽职守:能够尽其职责,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3.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4.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欺侮下层人民。
5.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本文可分三部分:
1、第一部分:(1)对伏尔泰作出的世纪性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
2、第二部分:礼赞伏尔泰
第一层(2-9)赞颂伏尔泰在思想启蒙方面和现实关怀方面的丰功伟绩。
第二层(10-12)礼赞伏尔泰笑对一切的非凡人格。
3、第三部分:(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并表达自己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细读第一部分,思考1、作者怎么评价伏尔泰的逝世?

“一颗巨星陨落了。但它是永生的”,高度评价了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细读2-10,思考 1、伏尔泰是一个勇猛的“斗士”,他让我们想起旧中国也有这样一位勇士——那就是“鲁迅”,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A、用笔作武器
B、孤身奋战,都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
C、不仅有思想上的教化,还有行为上的具体帮助
教师小结:从思想上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和平,这正是伟人先知的最大贡献。不同的是,他们生活的世纪不同,斗争的性质、对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些不同,获得的效果最终也不一样。2、本段演说词哪些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
A、用短句、问句和排比句增加口语色彩。如“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不公正。”“这是一场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等等。
B、注意和现场交流。如提示听众:“各位先生,” “我再说一遍”,这些提示,目中有听众,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三)细读11-12,思考 1、伏尔泰的高贵人格还体现在他的“微笑”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
明确: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的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性格。
1、在本段,雨果又用了哪些词语来评价这个伟人对后世的影响?
——“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在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受.”
2. 说说“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这句话的含义。
思想取代武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作为公民,“恪尽职守”,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防止强权与丑恶势力对人权的践踏;做为个人,“行使自己的权力”,就是捍卫自由,追求真理。阅读第三部分 1、雨果的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
——“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人类还在流血,还有君主独裁,还有不息的战争,还有被压迫者的痛苦和呻吟。
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这句话包含怎样的意思?
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但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文章主旨
这篇演说,高度评价了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礼赞了伏尔泰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运用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伟大启蒙思想家的敬意与怀念,呼吁人们从伏尔泰那里汲取斗争的勇气。 问题探究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压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 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答案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答案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答案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答案
此题意在品味诗化语句中的哲理和激情。
1.“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 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这也是雨果对伏尔泰的精彩评价。
返回2.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返回3.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返回4.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话,极其巧妙地呼应着演讲开头的“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
本文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具有演讲词的一切特点。思路清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非常严谨。立场鲜明,爱则极力赞美,恨则尖锐批评。激情洋溢,短句、排比句、对称句等句式使用使情感抒发到了极致。语言诗意,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文采灵动,极富美感和激情。讲演要求
1 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即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听了然。
2 应有生动具体的材料,包括事实,故事、名言警句、数字统计等等,用材料阐明观点。
3 思路要清楚。分几个部分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
4 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口语,恰当的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