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兰考县于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6 13: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上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试题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和热是
A.酸和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
B.1mol酸和1mol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所放出的热;
C.强酸稀溶液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
D.稀Ba(OH)2和稀H2SO4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
2.对应燃烧热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一定是放热
B.可燃物不一定是1mol
C.单位不一定是KJ
D.可燃物不一定是气体
3.热化学方程式是
A.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伴随放出热量多少的化学方程式
B.能够表示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C.热效应的大小与反应的温度、压强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D.当多步反应中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时,相对应的热量要相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方向是吸热的,当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正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和活化分子浓度;
C.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浓度升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NH3(g)==N2(g)+3H2(g)是熵增的反应;
B.△H、△S分别取“负”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在醋酸溶液中存在两种分子;
D.相同温度下,PH值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其浓度是醋酸大于盐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泛PH试纸可测定某溶液的PH值为13;
B.将PH试纸湿润后,测得的PH值一定有误差;
C.用PH试纸蘸取溶液,过半分钟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精密pH试纸,测得的PH值一定不能为7.0。
7.相同温度时,甲溶液的PH是5,乙溶液的PH是4。甲、乙两溶液中c(OH-)之比是
A.10︰1
B.1︰10
C.2︰1
D.
1︰2
8.在48mL0.1mol/L硫酸溶液中加入4.7mL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假若混合溶液的体积是酸、碱溶液体积的加和,则溶液中的c(H+)
A.0.9mol/L
B.0.18mol/L
C.0.42mol/L
D.0.84mol/L
9.已知在25℃,101kPa下,1g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48.40kJ/mol
B.;△H=-5518kJ/mol
C.;△H=+5518kJ/mol
D.;△H=-11036kJ/mol
10.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s)+0.5O2(g)=
CO(g)的反应热110.5kJ·mol—1,知碳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l
molNaOH分别和l
molCH3COOH、1mol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
CH3COOH<HNO3
1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变化的是:   
(1)
液氨汽化
(2)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3)
浓硫酸稀释
(4)
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5)
酸碱中和生成水
(6)
FeCl3溶于水显酸性
A.(1)
(2)
(6)
B.
(1)
(2)
(4)
(6)
C.(2)
(6)
D.(2)
(4)
(6)
12.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其中一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水
C.醋酸钾溶液
D.硫酸铜固体
1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
mol/(L
·
s)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为5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
A.48
mol/(L
·
s)
B.36mol/(L
·
s)
C.24
mol/(L
·
s)
D.12
mol/(L
·
s)
14.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
3X(g)+nY(g)Z(g)+2W(g)
5min末生成0.2molW,消耗Y为0.1mol,则n的值为
A.4
B.3
C.2
D.1
15.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当溶液中c(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B.当溶液中c(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碱性
C.当溶液中c(H+)=c(O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中性
D.当溶液中c(H+)=c(O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16.从植物花朵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弱酸,可用HR表示,HR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HR在NaOH溶液中呈现蓝色,将HR加入浓硝酸中呈现红色,微热后溶液的红色褪去,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测
A.HR应为红色
B.HR应为蓝色
C.R-应为无色
D.R-
应为红色
二、填空题
17.(16分)Ⅰ.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
(2)C(s)+O2(g)=CO2(g);ΔH2=-393.5
kJ/mol
(3)H2(g)+O2(g)=H2O(l);△H3=-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
=
CH3COOH(l);ΔH=___________
CH3COOH(l)的燃烧热是________;在(3)式中,当有71.45KJ的热量放出时需要燃烧标准状况下的H2___________升。
Ⅱ.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1);
△H=-570.kJ/mol
C3H8(g)+5O2(g)===3CO2(g)+4H2O(1);
△H=-2220.0kJ/mol
(1)实验测得H2和C 3H8的混合气体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1252.5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2)已知:H2O(1)=H2O(g);△H=+44.0kJ/mol,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Ⅲ.8
g硫磺在
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的热量是74.2KJ,则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体积是______L,热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最少需要NaOH__________mol
18.(12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半分钟不再变色,立即停止滴定。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上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
mL,终点读数为
mL。
19.(12分)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υ[mol/(L
·
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回答如下问题:
(1)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2)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

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
20.(12分)
已知,反应①:I2(aq)+I-(aq)I3-(aq)
△H1;
反应②:
I3-(aq)
I2(aq)+I-(aq)
△H2;
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t/℃
5
15
25
35
50
K1
1100
841
680
533
409
请回答:
(1)若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相同温度下,K1·K2=

(2)上述反应①的△H1
0(填“>”、“=”、“<”);若升高温度,则I2的溶解速率会
(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能判断反应①已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C.I-浓度不再变化
D.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4)某温度下,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800。在该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加入I2和I-,这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
起始浓度(mol/L)



c(I2)
0.1
0.2
0.2
c(I-)
0.2
0.1
0.2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填“甲”、“乙”或“丙”),平衡时I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2015-2016学年上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C
D
B
B
B
A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A
D
A
D
C
A
二、填空题(52分)
17、(每空2分共16分)
ⅠΔH=-286.7KJ/mol
870.3kJ/mol
5.6
Ⅱ(1)1︰1
(2)C3H8(g)+5O2(g)=3CO2(g)+4H2O(g);ΔH=-2044KJ/mol

5.6
L;
S(s)+O2(g)=SO2(g);ΔH=-296.8KJ/mol
0.25
18、(12分)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滴定的速度。由红色变为无色。
(2)D

E。
(3)9.00mL,
26.10mL。
19、(12分)
(1)0→t2:因放热反应进行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2)t2→t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消耗,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3)t1→t3
A、D。
20、(12分)
(1)1;(2)

;加快。
(3)
B、C

(4)丙

甲。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21世纪教育网/wxt/list.aspx ClassID=3060
t
t1
t3
0
υ
t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