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复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识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认识常见的实验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4、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
5、通过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根据知识网络图熟知各知识点(重点)。
2
、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应用(难点)。
三、板书设计:
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考点
2
实验基本操作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1.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
四、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开门见山,引入复习。请同学们根据知识网络图结合课本用8分钟的时间完成知识点的复习。【多媒体投影】一、知识网络图结合本单元内容,分析下图各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并将图中空白处答案填写在图中空白处二、实验基本操作学生根据投影认真看书温习熟知知识点。老师检查各个学习小组学生的复习情况。学生积极回答各知识点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学生的回答及时进入考点知识归纳。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多媒体投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学生根据投影回答。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外观特征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变化不但形状、状态能改变,还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判断依据没有
生成,可表示为A
→
A,即A物质变化后仍为A物质有
生成,可表示为A
→B+C,即A物质变化后,变成B、C等不同于A的新物质举例区别两种变化发生时,除产生的现象大多不同外,其本质区别是有无
生成联系【多媒体投影】【典例】(2014·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总结,学生加深记忆。考点
2
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1)取用固体:
。
(2)取用液体:
。2.物质的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需注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2)给固体加热时,需注意试管口要
试管底。(3)给固体或液体药品加热时,都要先
。学生对照实验基本操作的考点认真回答并完成例题。【典例】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师生互动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 你认为本单元的易错点、易混点、难点有哪些 2、 在学习中,你还有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引入课堂检测题。【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请同学们用8分钟时间独立完成检测题(见附录)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做完检测题,老师出示检测题答案。同桌互批检测题,老师检查达标率。老师布置作业:课后完成课本19—20页的单元练习。
布置任务明确学习的内容回顾知识查找自己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考点,强化训练。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强化知识。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达标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附录:
当堂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食物:我腐烂了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4.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厨房里看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D.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外焰
7.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8.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9.(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水
(2)氧气
10.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12分)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8分)
1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一定生成
。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A
2.C
3.A
4.
C
5.
C
6.
D
7.
B
8.
B
9.(1)H2O
(2)O2
(3)
H2
10。(1)C
2)①A,会引起火灾
②B,会使人中毒
③D,会损坏试管
11.
(1)小
(2)两边
外焰
(3)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