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探究,1、学习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3、通过实验操作,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5、知道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纯净物与混合物概念的掌握与运用;
难点:理解过滤法的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技能。
实验准备:多媒体;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杯(3个),玻璃棒,滤纸,石棉网,酒精灯,胶头滴管,玻璃片,表面皿;浑浊的天然水,明矾,活性炭。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1.投影水的天然循环图及地球全图并提问:我们缺水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2、继续投影干旱的土地及干渴的等待取水孩子们的图片。指出: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资源重新分配的不公平造成部分地区部分时间缺水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3、投影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扇图。提问:地球上总的水资源当中,有多少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又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我们知道天然的水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资源,那么天然淡水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导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板书1]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问题1]
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烧杯中浑浊的天然水,说一说这杯水中有哪些杂质?[板书2]1、天然水中所含的杂质:
不溶性固体杂质(泥沙等)、微生物(细菌、病毒)、可溶性固体杂质。2、净化天然水:提出问题:给你一杯浑浊的天然水,你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分别除去其中的各种杂质得到纯净的水,使之可以饮用?收集资料:小东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作用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
泡沫丰富的
是软水,泡沫少且有浮渣
的是硬水。(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蒸馏或煮沸
的方法。
(肯定学生的回答,示范制作过滤器,介绍过滤操作所需仪器及操作要点。)做出假设: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到高的顺序是
、
、
、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巡视学生分组完成天然水的净化,并个别指导。)分析归纳:结合净化天然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杂质的去除方法。杂质种类除去杂质的方法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微生物可溶性杂质交流与反思:(1)以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操作步骤?每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板书3]1、沉降:除去颗粒较大的固体2、过滤:除去颗粒较小的固体3、吸附:除色素、去异味4、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杀菌、消毒(投影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在原理上有哪些相似之处?)(2)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滤纸边缘要
(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不留气泡。②漏斗末端应
。③液体应沿
注入漏斗中,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办?(4)从物质组成方面分析净化前后水的区别。[板书4]3、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种类)混合物:多种物质纯净物:一种投影并提问:指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①
水
、
冰
、
冰水
混合物、
矿泉水、蒸馏水
、
自来水②食醋
、
牛奶、
加碘盐、
金刚石、食盐水、
煤③硫酸铜
、
硫酸铜溶液
、
清新的空气
、
澄清的石灰水提问:食盐溶于蒸馏水得到食盐水,能否将食盐与水分离?怎么办?分离后所得的食盐、水与溶解前的食盐、水相同吗?指导学生完成自学内容,介绍自来水厂的灭菌方法。
观看图片信息,积极回答问题。观看图片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认识水资源现状。观看图片并作数据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交流并回答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并交流。小组内合作完成,并安排代表回答。
组内合作完成过滤器的制作,检查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了解操作要点。组内讨论交流,做出假设。
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天然水的净化,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根据经历过的实验探究做出反思,组内交流并做出回答。掌握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理解分类标准。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阅读课本P27最后一段,自学自来水的净化。
自然界的水可以天然循环并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的地球表面四分之三被水所覆盖,我们还会缺水吗?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了解部分地区存在的严重的缺水现状。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形成地球上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认识,以提高学生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从生活需要入手,自然的引起学生对天然水中所含杂质的分析。了解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要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水的人工净化是重要的手段。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真实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天然水所含的杂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熟知的“水的净化”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体验成功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演示、介绍、学生练习,使学生突破过滤操作技能这个难点,并熟练掌握过滤操作技巧,保证实验探究的成功率。
相信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能够做出科学有据的假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学化学”,体会无穷的乐趣。学生刚刚经历了探究实验,更勇于表现自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1)内容的反思及教师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完成对天然水净化的系统认识,了解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通过对(2)、(3)内容的反思,掌握过滤操作要点,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4)内容的反思,为下面学习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及物质分类思想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使学生从组成是否单一的角度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分类标准。
帮助学生认识,混合物的各成分只是简单的混合在一起,保持各自性质不变。了解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投影]
课中检测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2、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4、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1)采用
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与泥沙?(2)用
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
。答案:1、D
2、漏斗、烧杯、玻璃棒
3、D
4、(1)过滤
(2)活性炭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布置作业:1、完成助学P21课时2的内容。2、家庭小实验:检验你家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如果是硬水,那么使用的话有哪些危害 你应如何软化?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很好的利用了大量的图片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上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引导完成天然水净化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感受化学的无穷乐趣。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有效的达成了学习目标。
三、关于软水和硬水的区别,建议补充演示实验,在天然水和纯净水中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