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空气的成分(2)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空气的成分(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6 18: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的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了解氧气、氮气及稀有气体等气体的主要用途。
4.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治理方法,培养社会责任感。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难点: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实验准备:多媒体、石灰水、矿泉水瓶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创设疑问,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疑引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无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还是七彩迷幻的霓虹灯,都离不开空气里的各种成分。板书:空气是一种
重要资源提出问题:这些重要资源又是如何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呢?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1、【自主学习1】:分离液态空气视频播放:分离液态空气http://my.tv./u/vw/1842912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同时思考:工业上制取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怎样的?分离的原理是什么?分离出来的气体有哪些?教师总结。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汇报交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视频增强视觉感受,学会提取与知识相关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自主学习2】: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氧气的用途氮气的用途稀有气体的发光实验:http://v./show/Uy6V7qm1lfG9fqJh.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思考:根据教材和视频内容,总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教师总结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3、【拓展应用】1)、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保护气是氮气或二氧化碳,不能冲入空气或氧气的原因是什么?2)、蒸发液态空气,温度控制在-183℃,(
)以气态形式从业态空气中溢出,最后剩下(
)。三、小组尝试,合作探究【过渡引入】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断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不同的时间地点空气质量有所不同。创设情境:你觉得教室里的空气新鲜还是操场上的空气新鲜呢?为什么?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假设猜想
通风不畅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设计实验
1、如何采集两个不同地点的空气
呢?2、如何比较两种样品中CO2含量的高低?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得出结论:教室内空气中CO2的含量比操场上空气中
CO2的含量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过渡】:当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哪些因素造成了空气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渡:目前有关部门通过发布空气质量报告使民众及时了解当地及全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确定城市污染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我们做一次空气质量播报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过渡:由于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一些物质大量排入大气,使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动、植物生命活动乃至人体健康。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能够减弱或消除空气污染呢?你认为应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自学课本观看视频完成自学指导氧气能供给
,支持
,它的常见用途有




。氮气

、 。稀有气体 。氩气常做
。观看,总结用途讨论交流、大胆尝试、交流共享缩短食品保质期氮气、氩气液态氧气听讲感受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学生畅所欲言生答:操场上,因为教室里人多。
教室里空气不流通。大胆猜想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小组讨论:用塑
料袋矿泉水瓶(装满水再倒出)注射器小组讨论交流:利用淡清的石灰水,看他们变浑浊的程
度小组讨论交流:浑浊程序不同,因为CO2的含量不同。学生畅所欲言工业废气、焚烧垃圾、沙尘暴、机动车的尾气等。观察图片体验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合作交流交流合作大胆尝试解决,小组间交流共享大胆猜想,小组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难度,分层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关注空气质量,树立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从学生身边入手,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初步学会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进一步体会通过化学反应将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种气体除去,粗略测定气体含量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关注空气质量,树立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积极情感。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丰富学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渗透环境教育
四、巩固提升1.空气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有五种物质: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A、③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3.下列物质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A沙尘暴
B二氧化碳
C煤气
D二氧化硫4.下列食品包装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稀有气体
D抽成真空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的各种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氢气、甲烷
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6.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A.①—d
B.②—a
C.③—c
D.④—b
五、盘点收获: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总结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布置作业:1、拓展性作业:你是怎样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2、综合实践性作业:收集一周的当地空气质量日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变化趋势,查找原因,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空气质量的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及自主学习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对于活动天地和实验探究栏目中的探究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节课追求的又一教学目标,对于本节知识的学习宜采用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课上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
3、如何使探究活动开展得有序高效不流于形式是本节课应认真思考精心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