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六单元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学习目标:
1.
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
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1.化石燃料燃烧的利与弊,
2.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方法。
3.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短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近几年我们国家航空技术发生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这一历史性的片段![播放]飞船发射片段http://v./v_show/id_XNDA5ODgwNzUy.html[提问]多么激动人心啊,你们知道飞船要挣脱地球的引力飞向蓝天,需要什么来提供能量呢?对了需要燃料。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方面也需要燃料呢?[讲解]
燃料的用途很多:大到飞船上天,奥运圣火,小到篝火晚会,烧菜做饭都离不开燃料。[投影飞船上天
奥运火炬
篝火晚会
煤炉烧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
家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料有哪些?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分别使用什么燃料?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燃料的种类很多,哪些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量来源呢?[投影]
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学员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讲解]
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石燃料,其中煤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而且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因此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它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一、化石燃料的燃烧[投影]自学提纲1.它们为什么被称为是化石燃料呢?
2.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什么?含有什么元素?3.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我们得到了什么?4.用微观的角度来描述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问]如何证明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师生总结]本质原理——元素守恒。[在线测试]
从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
( http: / / www.21cnjy.com )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请写出液化石油气充分燃烧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获得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投影]在下列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并体会混合物的利用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油分馏的目的、原理、产物、用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讲述]化石燃料的最常见用途: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电能。为了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并针对不同的用途,我们还把化石燃料进一步的分离。如:石油的分馏。[投影]
化石燃料的燃烧对人类都有利吗?化石燃料燃烧有何污染?怎样预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述]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具有双重意义——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保。[过渡]
不同的燃料,成分不尽相同,性质存在差异。没有任何一种燃料是最理想的。在选择燃料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天地]选择合适的燃料。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过渡]石油和煤除了作燃料以外,还可以怎样利用?
[投影]自学提纲1.为什么要综合利用化石燃料?2.石油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3.煤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哪些?产品有哪些?用途呢?4.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是直接利用混合物吗?[强调]把石油转化为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医药、农药等多种化工产品,把煤进行气化、焦化、液化后转化为其他化工原料或燃料,是先进行物种转化再应用的。
[过渡]煤,石油,天然气还有这么多的用途,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舍得直接烧掉吗?煤,石油,天然气有这么多用途,那它们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显然不是,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目前全球正面临着能源短缺问题,如果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把能源都用完了,那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投影]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有百分之九十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经历了上亿年的时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从探明的储量分析,现在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储量分别为:石油
1万亿桶
天然气
120万亿立方米
煤炭
1万亿吨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这些能源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石油45-50年天然气50-60年煤炭200-220年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我们如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教师总结]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资源,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幻灯显示]
[活动探究]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当一回小市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煤,液化气,天然气,管道煤气这四种燃料中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投影]
请同学们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面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煤,液化气,天然气,管道煤气这四种燃料中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教师总结]老师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帮同学们概括了一下:[投影]燃料使用方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煤不方便污染环境作为燃料浪费资源液化气不方便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特别冬天)天然气安全方便清洁能源热值高节约资源管道煤气方便污染环境热值低浪费资源由这张表格同学们一定会知道哪种燃料将会是我们城市今后推广的?[提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吗?[教师总结]
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有限的,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资源,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研究和开发新能源。
学生一起回答学生观看飞船发射时的录相学生抢答学生一起回答学生边看边听阅读课文:P125页回答小组汇报学生设计方案:用燃烧法,检验燃烧产物分别是水和二氧化碳。小组合作实验:检验方案的合理性。完成化学方程式,并此类化学方程的配平规律。分析讨论得出:化学能-热能-动能-电能思考、讨论、回答学生观看图片,阅读课文,分析,讨论,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分布区域学生利用课外知识回答学生看书,总结,回答讨论,分析,分组,
自学课文P129阅读分析,讨论交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扩展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回答是天然气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用时事和生活常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学生知识面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化石燃料的价值实证化石燃料的成分,并渗透元素观。体会图中所提示的几种能量转化过程。体会混合物的应用方式:直接利用和分离后再利用。认识到化学化学反应的对人类的双重影响。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的意识。体会通过综合利用这种化学工艺的创新,实现功效巨大增值,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和魅力。渗透资源观。帮助学生形成“资源都是物质,物质都有多样化的属性,并能发生多种方式的变化,因此有多重应用价值”的基本认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课中练习]
化学助学93页《课中练习》
[盘点收获]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
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进行知识、观念双建构。
[课后作业]1.
写一篇小论文:从资源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对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看法。2.
对自己学校和家庭周围进行调查:有多少烟囱在向空气中排放烟尘;在炉渣中能否找到未充分燃烧的黑色煤核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资源)
煤
—
工业的粮食
石油
—
工业的血液
二、化石燃料燃烧
1、成分
2、用途:直接燃烧或分离后燃烧
3、大气污染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反思】
通过影像和动画资料,制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能够形象生动的了解煤的干馏过程,石油的分馏过程,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等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且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等到上课时由他们亲自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紧张,我还是在课上没有让学生的资料全部表现出来,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自已少讲一点,让学生多说一点。
对于什么是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组成、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和用途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环境保护意识还要有所加强。以及对新能源的认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