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理解三种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内部结构,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2.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知道物质多样性,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
4.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及意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5.了解物质的称量方法(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复习重难点:
1.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学前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过程设计:本单元的复习通过四个主题的活动完成(上面为流程图,下面为设计意图)。
复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活动一
自主复习——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你还记得】
环节一:自主梳理感知整理知识的时候,为学生提供知识树结构图,让学生把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填写在相应的位置(具体地址在《助学》第42页)。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学案,要求学生填写学案上的知识要点,进一步熟悉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题目的设置见附件)
环节二:师生交流反馈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相关知识点把学生自主整理和小组交流时收集到的资源及时矫正、渗透和点拨,同时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拓展和深究,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识记的层面上升到理解内化的层面。【活动二
合作探究】
环节一:相信你会归纳教师组织学生就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先填写知识资料,然后根据以上的相关资料归纳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知识资料:请先填一填
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元素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参加化学反应时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归纳要求:你能根据以上的相关资料归纳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吗?试一试归纳填写。
环节二:相信你会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就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先说出4个符号中“2”的含义,然后总结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问题要求: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你能否总结化学符号中各位置数字的含义规律?
2H
;
2Na+
;
H2O
;
Mg2+
。规律总结:请讨论并总结:
(1)微粒符号前的数字表示:
(2)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3)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环节三:相信你会分类教师组织学生就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合作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要求先对第1、2单元中出现的化学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再扩展到所有物质的简单分类并能知道分类的依据。问题要求:
化学是研究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门科学,在第1单元和第2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不少的化学物质,它们是:镁
Mg
、氧化镁
MgO、水
H2O、氢气
H2、氧气
O2、金
Au、金刚石
C、氦气
He、空气、二氧化碳
CO2、氯化钠
NaCl、黄泥水、自来水等。以上物质均属于什么类物质呢?请将他们分类。
混合物:
单
质:
化合物:
物质分类:请将物质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
环节四:相信你会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就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先根据水的分解与合成微观示意图填写问题资料中的问题,然后分析归纳化学变化的实质。问题资料:水通电分解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甲
图乙
(1)甲图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2)乙图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符号)。分析要求: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你能分析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吗?
【活动三
自我测评——相信你能过关】设计有层次的课堂检测题,当堂检测、当堂达标,在检测的过程中,老师可收取部分同学的学案进行批改和矫正。所有同学完成后,教师投影答案进行全体同学的矫正和反馈。(具体的题目设置见下面的当堂检测题)【活动四
自我反思——相信你有收获】组织学生对本堂课的复习进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吧!
学生看书或者询问,自己梳理知识,填写知识树上的内容。学生填写导学提纲,注意不要再翻书和询问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反馈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在充分熟悉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归纳。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回答、归纳、总结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说出a、b、c的含义: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填写,在分类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简单分类表,并得出分类的依据。
学生根据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微观示意图进行合作探究,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同时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分析归纳化学反应的实质。
当堂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反思收获,体会不足。
即为学生的梳理知识提出了方法指导,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掌握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的交流与合作,即强化了知识的识记和,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形成物质的元素组成观和微粒构成观,同时对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五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结合具体题目分析,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由具体到一般的知识归纳整理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好的范例,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训练了学生的微粒读图的能力,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转变,考察的不仅是微观的过程图,而是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堂堂清,人人过关。
学会反思,提高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测。
[当堂检测题]
1.人们常说菠菜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含铁质,这里所说“铁质”指的是(
)铁原子
B、铁离子
C
、铁元素
D、铁单质
2.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将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名称填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
。
(2)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
。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微粒是
。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3Li锂4Be铍5B硼
①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钠12Mg镁
②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
(1)表中的①元素是
(写出元素符号)。
(2)表中②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
(3)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称为周期,同一周期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纵行称为族,同一族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问?
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1、《助学》单元检测。2、课本第55页的单元练习。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四个活动的开展,不仅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是复习课,需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又因为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在时间处理上显得太紧张,一些题目不能分析透彻。
3、建议在复习时,要有清晰的思路,优化学案。重点复习的内容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当堂掌握,一些小的问题指出,让学生课下补充。
附件:
自主复习——相信你还记得
1.从宏观角度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点:
、
、
。
3.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
,并且会随
的变化而变化。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
,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
4.
在原子中,
=
=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相对原子质量≈
+
5.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你能从图中得到那些些信息:
①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②氧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③氧原子属于
原子(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6.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
7.地壳中含量居前5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8.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有序排列得到的表,共由
个周期和
个族组成。
9.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在称量药品时,应将_________放在左盘,把_________放在右盘,物体的质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浸在水中,用手掌_____________,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
1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相信你会归纳
相信你会总结
相信你会分析
相信你会分类
自主复习
(相信你还记得)
自我测评
(相信你能过关)
自我反思
(相信你有收获)
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主要知识,唤醒对知识的记忆。
通过合作探究的四个小环节,突破重难点的复习,同时总结归纳,锻炼能力。
限时做题,独立完成,检测学生本堂课的复习效果。
反思本单元复习过程中的不足与困惑,引起重视。
构成
组成
构成
得失电
子形成
构成
构成
同类原子的总称
分成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
质
化合物
(
)
物质
(
)
aRb
c+
-
(带
电)
(带
电)
(不带电)
原子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