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初步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树立。
3、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4、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规律的归纳总结。
知识点(重点、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3、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学前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目标学案,当堂达标测试题
学生准备:依据目标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学案
复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
导入复习:
[投影煤的发现故事]山西省是我国产煤大省,在山西太原,至今流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这样一个关于煤的发现的故事。有一个上山打柴的农民看见一些黑石头与一般的石头很不相同,感到奇怪,就将一些黑石头带回家。一不小心把一块黑石头掉进了灶炕,居然燃烧起来,比木材还旺,这样,用黑石头可以做饭的消息就传开了。你知道黑石头是什么吗?其燃烧的原理是什么?[导入新课]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生产和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怎样服务于人类,怎样提供能量,同时又带给人类怎样的负面影响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复习)自主复习,交流共享一、化石燃料的利用[投影]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的对比表格,组织学生自主复习。煤石油天然气形成元素组成类别形态综合利用用途[自主复习]组织学生结合课本和助学,自主构建有关化石燃料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提出问题]新型能源有哪些?
[自然过渡]对于化石燃料,我们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是什么 二、燃烧与灭火[自主填写]投影燃烧问题,要求学生填写:燃烧的条件1、2、3、灭火的方法1、2、3、促进燃烧的方法1、2、[交流共享]根据填写表格的内容和已有知识经验,交流关于燃烧的认识和理解。[跟进训练]
及时巩固,提升训练1.(玉溪)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2.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1)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汽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
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自然过渡]对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一种对空气有影响的主要产物是什么?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本主题的复习,主要采用对比记忆,发散思维,拓展应用的方法,达到综合提升的目的)[自主填写]投影气体的制取比较表格,要求学生填写:氧气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拓展提升]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药品应该注意哪些原则?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c、实验开始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交流共享]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拓展。[跟进训练]
及时巩固,提升训练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根据文字表达式确定,其中最适合于在潜水艇里再生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同时用E装置收集O2,实验停止时的操作顺序是
。(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盘点收获:
组织学生以知识结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总结与提升。检测反馈:
限时做题,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具体的题目见“当堂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能够反馈)
回答是:煤
C
+
O2
====
CO2
分析表格,理顺关系,感知区别。
自主复习填表回答,其他同学评价,然后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展开讨论后进行交流。学生回答:燃烧!
根据个人的理解和记忆填写表格。
独立做题,巩固提升。A(1)低
2C8H18
+
25O2===16CO2+18H2O
(2)隔绝氧气
(3)AD
(4)ABC
学生回答是:CO2
小组合作复习,填写表格,然后师生交流反馈矫正。
小组讨论总结,结合氧气和二氧化碳制法和性质的比较拓展提升有关问题,为学生做题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交流思路和认识,提高共性的把握。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做题的能力。学生盘点收获,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达标题。
创设情境,从
燃料到
燃烧
继而引入二氧化碳,展开复习。
自然过渡,减少突兀的感觉。
表格更明了。
使用表格,使学生对三种化石燃料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引入燃烧的复习,自然。
通过表格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等知识。
培养学生联想总结的能力。
使学生加深对燃烧的理解,同时熟悉相关应用。
自然过渡,引入二氧化碳的复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对比,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气体的制取原理等知识。学会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小结和提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提升应用。
[当堂检测题]
1.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将工业上产生的C
( http: / / www.21cnjy.com )O2进行收集、处理,作工业原料,如用作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CO2与饱和氨盐水制取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①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水热能等能源。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烟台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达到总户数的48%以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7.4千瓦,居全省第一;并正在尝试利用海水热能来取暖。这些新能源的利用,除了能减少CO2的排放外,还有哪些好处
。(请列举一条)(3)节能减排:烟台万华集团成功利用秸
( http: / / www.21cnjy.com )秆造出板材,它的意义在于
。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法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
。(请列举一条)
2.(6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
( http: / / www.21cnjy.com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燃烧的“利”与“弊”
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做为论题,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要求:①论据简洁、论证充分。②同一论据只需举出一个事例说明即可。③字数在150字以内。(25×6=150)
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
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助学》第101页
:《单元检测》
教学反思:
1、课前要求学生先自己把本单元知识归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合,课上学生又以抢答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不仅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是复习课,需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又因为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在时间处理上显得太紧张,一些题目不能分析透彻。
3、建议在复习时,要有清晰的思路,优化学案。重点复习的内容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当堂掌握,一些小的问题指出,让学生课下补充。
点燃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