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认识内能-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认识内能-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27 14:49:51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12.1认识内能复习: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直径是?
B.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固体最小,液体较大,气体最大)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 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 动 能 动能共同点:运动着的 这组事物具有什么共同点?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 。 互相吸引的分子
具有 。 势 能 势 能 共同点: 。 互相吸引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
互相排斥具有 。互相排斥的分子
具有 。势 能 势 能 互相排斥
共同点: 。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将未知事物跟已知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相同或相似,推知未知事物也可能有某种属性,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类

法 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叫做物体的内能。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一、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一切物质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一切物质都具有内能
讨论交流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
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焦耳(J)注意:
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同一灯泡在不发光和发光两种情况下,内能是否相同?温度较低温度较高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等量热水和冷水的内能,内能是否相同?二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较低,内能较小温度较高,内能较大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分子动能越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等量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二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桶20℃的水一杯75℃的水一杯75℃的水比一桶20℃的水的内能大吗?为什么?物体的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目越多,所以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也会越大,即内能也大。对同一种物质,体积发生变化,分子间距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故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跟着变化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想一想:温度分子动能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体积和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质量分子个数物质的种类分子的质量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内能越大。★★★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是无法比较内能大小。结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之和物体动能、势能之和内能不为零可以为零例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C (2)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内能为0吗?(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3)固体、液体有内能,气体没有内能是吗?
想一想 (4) 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1、0℃水凝固成0℃冰,温度( ),
质量( ),
体积( ),
内能( )。 不变不变变大变小2、0℃冰熔化成0℃水,内能( )。变大 探究:分别在两个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个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杯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
思考: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会升高吗?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会降低吗?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三、改变内能的方法 这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想想做做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F、放在手中捂
热传递B、在石头上摩擦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做功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a) (b) (c)将铁丝放在热水中实例分析1、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3、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2、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
向低温物体传递※ 热传递3、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注意:
热传递方向:内能不是从内能多的
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热传递实质: 不是传递温度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 ,达到着火点(燃点)?
(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 ,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棉花燃烧起来 升高增大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瓶塞跳飞出时,是 对_____做功,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瓶内水蒸气瓶塞瓶内水蒸气液化物体对外界做功,
内能减少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例分析1、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2、做功过程中,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3、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常见的对物体做功的方法压缩体积。如打气筒打气
摩擦生热
锻打物体
拧弯物体通过做功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摩擦生热(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 ,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 增大(2)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
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 ,
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升高 增大升高 做功做功物理与生活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的转化关系:对物体做功外界消耗机械能物体对外做功外界获得机械能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 做功课堂小结: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与分子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动 能势 能2.改变内能的方法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A.热传递: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内能如何变化能的种类是否改变如何量度改变了多少热

递做功(机械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____。对物体做功, 内能_____;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不变 内能的转移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传递热量的多少做功的多少练习1、下列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了。
阳光下的冰块很快就熔化了。
用热水袋暖手。
反复弯折的铁丝变热了。
学以致用 (a) (b)2、如图(a)所示,古人用力钻木,使物体温度升高,
这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图(b)中,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它们各自的温度
会发生变化,这是通过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热传递 学以致用4.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转移做功机械能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1、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的内能大?物体的内能还与它的质量有关。2、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3、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3、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跟物体整体的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例如,抛到空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构成球的机械能。同时,球内部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球在具有机械能的同时还具有内能。熔炉里高温的铁水南极的冰山《12.1 认识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过程方法
1、通过类比、分析实例,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动能和势能。
2、通过物体在温度高时表现出的做功本领比温度低时强的是列,认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内能的概念;
2、通过温度高低来判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
3、改变内能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内能概念。
器材准备
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
(1)都需要燃烧燃料;
(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内能
(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
思考: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
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
3)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是可以改变,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2)分析课本图片,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
2)列举事例,分析解释。
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
(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
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演示实验:热传导
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演示实验:热对流
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演示实验:热辐射
相同点: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不同点: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传递,物体并不运动;对流是靠物体(液体或气体)流动传热;辐射不需要媒介,热直接射出去。(红外线或电磁波)
《12.1 认识内能》习题
一、基础演练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各种形式的能的单位都是________。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_。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内能越________;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________。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_。
4、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_,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____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5、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的内能________越多,物体对外做功越多,物体的内能________越多。
6、填写下面三种情况的热传递方式:
(1)“烤红薯”主要是利用:________;
(2)“蒸馒头”主要是利用:________;
(3)“烙饼”主要是利用:________。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9、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10、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二、智能应用
1、南极的冰川________内能,上涨的海水________内能。
2、在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_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3、用活塞式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的过程中,气筒的筒壁通常会发热。筒壁发热的原因是________做功和________做功。请设计实验证明究竟哪个是主要的发热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0.5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做匀速运动,10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________米。烈日下测绘器材表面温度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________方式实现的(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5、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
6、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石头被太阳晒热 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C.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排气冲程
7、下图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8、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 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10、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温度低 D.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11、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它的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内能变大 B.内能减小 C.内能不变 D.不能确定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
C.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13、用磨刀石磨刀时,边磨边洒一些水,这是因为( )
A.使磨出的刀更干净
B.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用水来降温
C.这是人们的习惯动作
D.磨刀石是石头,防止损坏刀具
《12.1 认识内能》习题
一、课前预习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 组成的(2)分子之间不仅存在着 ,还存在着 。
2、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具有的内能大
3、冬天双手反复磨擦会感到暧和,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捧着热水袋也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二、课堂练习
物体的内能是( )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热能的总和
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慢
对一个物体而言,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无关
温度为0℃时,物体没有内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_ , (2)_ , 下列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式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筒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____使木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5、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 ,使空气的 增加,温度  ,达到乙醚着火点。
三、课后练习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___  _____和___   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同一物体的内能随着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________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
3、冬天双手对搓一会儿感到暖和,这是因为 ;在炉旁烤火身体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杯水,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内能一定较多
B、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C、一个物体可以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D、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5、下列选项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6、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___。
课件27张PPT。12.1 认识内能1、为什么内能与分子有关
2、如何理解内能由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组成
3、你认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谁占比例大一些
4、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那么0摄氏度物体、零下温度的物体有没有内能,什么情况下内能有可能为0
5、你怎么理解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的重要因素
6、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的唯一因素吗
7、如果说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那么凡高温的物体内能是否一定较大
8、你认为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自主学习讨论:9、在前一章提到做功使物体获得机械能,那么本章为什么做功又变成改变物体内能
10、你能分别列举出三到五个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11、做功、热传递方式如何增减物体内能
12、热传递和做功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13、如何理解热传递的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
14、如何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
15、既然等效,那你又得到什么启发呢自主学习讨论:生活中大部分交通工具所需的能量
都来自于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什么是内能?
——物体内部的能量。
物体的内部到底是什么能量 温故而知新:分子动理论的知识:物体是由大量 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 ;
分子间存在相互 。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作用力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 。 动 能动能共同点:运动着的 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 。 互相吸引的分子
也具有 。 势 能 势 能 共同点: 。 互相吸引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
互相排斥具有 。互相排斥的分子
也具有 。势 能 势 能 互相排斥
共同点: 。 类比法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苹果和地球相互作用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一、什么是内能:1、内能的概念:
影响内能的因素有哪些?思考质量温度体积状态其中主要的因素——温度温度可以决定(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
内能不可以决定温度的高低炽热的灯丝温度高达2500℃,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多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液态空气的温度为-200℃,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少
一、什么是内能:2、内能的单位:
跟 的单位相同,是 。功焦耳(J)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会 。大减少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能。内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哪些呢?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给你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小组讨论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做功 和 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做功热传递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 ,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是将 能通过做功转化为 能。 增大升高 做功机械内(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 ,达到着火点(燃点)?
(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 ,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棉花燃烧起来 升高增大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常见的对物体做功的方法压缩体积。如用打气筒打气
摩擦生热。如天冷了,搓搓手。
锻打物体
拧弯物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a) (b) (c)2、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 能从高温物体
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差。3、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温度内等效的课堂知识小结:一 .什么是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的 与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是 。
3、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2、 热传递: 1、做 功: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的焦增大 堂上练习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做功热传递 堂上练习(1)(2)(6)(7)
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堂上练习3、物体的内能是( )
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温度为0摄氏度时,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很多同学常常理解不好,容易出错。
  一、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
  (1)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3)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