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意识。2.会认本课“株、踮”等生字。会写“休、伸”等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会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5 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①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②在老师窗前。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学生们在老师窗前种了一株紫丁香。从“踮”字可以看出学生悄悄地走进小院,生怕惊动了老师。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③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学生们让丁香花的枝叶和老师做伴。连用两个“老师”,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与尊敬。朗读时应注意第二个“老师”要比第一个“老师”的声音高些。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④,那是我们给⑤您唱歌,帮您消除⑥一天的疲倦⑦。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学生们希望用绿叶在风里沙沙响,代表他们的歌声,来帮助老师除去一天的疲劳。 老师——
满树盛⑧开的花儿,
那是我们的笑脸⑨,
感谢您时时⑩把我们挂牵。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学生们用满树盛开的丁香花来感谢老师对他们的牵挂。老师看到花儿就好像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节导读:这一小节用了一个拟人句,说明时间已晚,而老师还在工作,孩子们希望能借丁香花的香味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表达出学生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字
词
导
读 ①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举例)晚自习课上,同学们在安静地温习着功课。④沙沙:这里形容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响声。⑥消除:除去。⑦疲倦:疲乏;困倦。⑨笑脸:这里是打比方,把盛开的花儿比作“我们”的笑脸。⑩时时:常常。挂牵:牵挂;挂念。休息:指睡觉。“息”本音是一声,在这里读轻声。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尊敬老师的思想。
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一 揭题导入
1.出示“株”。(谁认识这个字 读一读。)
2.出示课文题目:一株紫丁香。(齐读课文题目。)紫丁香是什么样的 你见过吗 见过的同学形容一下。(一种紫色的小花,有浓浓的香味。)
课文中的紫丁香是谁种的 为什么要种它呢 我们来看看吧。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读生字。
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再读一读。
3.自由读小诗,数数一共有几个小节。(5个小节。)
课文中的紫丁香是谁种的 哪小节告诉你了 (第一小节告诉我们,紫丁香是学生给老师种的。)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三 朗读感悟
1.指名分小节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学生甲:“我们”想让紫丁香和老师做伴。学生乙:“我们”想让紫丁香帮助老师消除一天的疲倦。学生丙:“我们”想让紫丁香代替我们向老师表示感谢。
2.放录音。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3.分小组合作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台朗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在老师有感情的朗读中,出示第二、三、四节。
(2)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着朗读。
(3)品味词语。
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 ),“盛开的花儿”像( )。
(4)将“疲倦”换成什么词可以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疲劳、劳累。)
将“挂牵”换成什么词呢 (挂念、牵挂。)
通过朗读并比较,体会“疲倦”“挂牵”读起来更押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试着背诵课文。
四 总结
课文中同学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的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老师不仅教会了同学们知识、本领,还教会了同学们做人的道理,更像妈妈一样地爱护着自己的学生。所以同学们也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爱着老师。)
这首小诗正是向我们传递着这浓浓的师生之情。
1.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读后学生一定觉得心里很甜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教师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教师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教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教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谊歌。
2.理解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实”,例如:读第一节时让学生悄悄地小声地读,读出恐怕惊动了、惊醒了老师的语气,来表达学生对老师深情的爱。读第二、三、四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读:一名学生手捧鲜花、绿色的树枝,站在窗口表达情意,其余学生作感情朗读。这样才能声情并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复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指名背诵。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书写生字,看谁写得又正确又好看。
二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小组识字。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认读。
(2)一起讨论识字方法。
2.汇报识字方法。
(1)牵: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2)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
3.读顺口溜巩固生字。
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字形,看老师范写。
(2)描红,临写。
5.朗读课文。
1.文章以儿童的口吻,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虽然是从儿童的角度写,但教师高大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为工作而疲倦,时时把学生挂牵;夜深了,还在写教案,从而高度赞美了教师的辛勤劳作。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将文章主旨贯穿整个课堂。
2.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变知识的阐述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了解和认识“紫丁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个是成功者,人人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3.精心设计“台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施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
5 一株紫丁香
↑
学生老师
绿色的枝叶 做伴
风里沙沙 消除疲倦
1.抄写下面的词语。
休息 伸出 歌声 小院 消除
挂牵 您好 困苦 枝叶 笑脸
2.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了,难道老师不困吗 说出你的理解。
提示:要抓住老师关爱学生,为了学生不怕辛苦来说,阐述合理即可。
丁香 木樨科丁香属植物,别名紫丁香。丁香的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
教师节的由来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