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们成功了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我们成功了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6 16: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2.认识“讯、传”等生字。会写“申、匹”等字。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2.理解北京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1 我们成功了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①办2008年奥运会②成功了。[句导读:这句话交代了时间和事件,点明了主题。]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③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④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句导读: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来概括形容北京街头的热闹场面。]段导读:这段话写了申奥成功的时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乐同庆。 天安门广场聚集⑤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⑥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⑦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⑧北京!”“祖国万岁!”段导读:这段话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热闹场面。 中华世纪坛⑨人如海,歌如潮。[句导读:这句话是比喻句,说明人极多,像海洋一般;歌声很高,像潮水一样。写出了中华世纪坛的人们在得知申奥成功后的激动场面。]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⑩,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句导读:多年的申奥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人们激动得相互击掌,相互拥抱,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句导读:国家领导人对这次申奥很重视,他们也来到欢乐的人群中,共同庆祝申奥成功。]段导读:这段话写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和人们在中华世纪坛共同庆祝申奥成功。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人们欢庆的场面。
  大家好像看到,奥林匹克旗帜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段导读:大家将做好准备,满怀信心地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中华儿女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满自信。



读 ②奥运会: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每四年举行一次。③不约而同:没有商量而彼此的意见、行动一致。(举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老师。④立刻:马上;立即。⑤聚集:汇集。⑥挥舞:挥动。⑨中华世纪坛:北京为迎接21世纪而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它的主体圆坛能够转动。尽情:尽量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拘束。(举例)节日里,我们尽情欢唱。流淌:本课指泪水向下流动。高潮:本课指庆祝活动的最高阶段。飘扬:飘舞;飘荡。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朗读。
2.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词语卡片,录像带及图片资料。
一 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做什么事情成功了,成功以后的感觉如何,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刚才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 指名述说。
二 创设情境
1.看图,你们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 (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见到过。)
老师讲:这幅图是2001年7月13日夜晚的情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们一起看课文《我们成功了》。(齐读课文题目,读出成功时激动的心情。)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标出自然段。(4个自然段。)
(2)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识字。
3.出示词语卡片。
  申办 奥林匹克 相互 拥抱 欢乐的海洋 高高飘扬 北京
  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个词语练习说话。
4.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三 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你对奥运会的了解有多少 说说你查到的资料。
老师讲:在1993年,北京就申办过奥运会,但却以两票之差失败了,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让我们一起再一次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表现当时情景的录像,亲自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齐读第一自然段。“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没有事先约定却做了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学生甲:因为每个人听到这个喜讯后都特别激动。学生乙:因为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都想去庆祝一下。
  所以说此时的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再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此时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人们都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你都看到了什么 读一读句子。
看到这儿,你还待得住吗 你想干什么 (加入庆祝的人群,一齐去欢呼,去跳跃。)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小结:请你去了解、收集北京的变化。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把你看到的变化拍下来,带给大家看看,好吗
四 朗读全文
总结: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成功了!
  1.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自然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自然段中的“人们相互……”一句,都包含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学生认读。
2.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可出示重点句段让学生朗读,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如,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第三自然段中的“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是什么意思 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二 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识字的方法。
(2)互相检查读音。
2.引导学生利用旧字认识新字。
  专—传 军—挥 萝—锣 陆—击 用—拥 包—抱 目—泪 杨—扬 羊—洋 目—相
  3.写字指导。
  (1)“京”的上横和“互”的下横都是长横。  (2)“申、洋”这两个字的竖为主笔。(3)“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
  4.认真书写生字。
5.口头组词。
三 练习朗读
自由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
  1.运用范读创设阅读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是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因此,老师的朗读指导要非常到位,这样的“读”落实到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起来了。
2.提出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有没有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呢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本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1自然段的第2句“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句话来写的。假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读读2至4自然段,找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的句子,学生就会有目的、有方向地去思考。
  11 我们成功了  
天安门        中华世纪坛
几十万群众      人如海
欢呼         歌如潮
北京
欢乐的海洋
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bàn(申办)  lèi
shuǐ(泪水)  hù
xiāng(互相)  yōng
bào(拥抱)  běi
jīng(北京)
2.这样的句子我也会说。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3.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看到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的情景,你会怎样报道 试着说一说吧。

北京申奥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投票决定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申办城市有北京、巴黎、多伦多、大阪、伊斯坦布尔。
北京市曾成功主办过1990年亚洲运动会,但还没有主办过奥运会。1993年,在2000年奥运会申办的最终投票中,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中国人以极大的热情企盼着2008年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北京在“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下,成功地开展了各种申办活动,获得国际奥委会申奥评估团的高度评价。北京市政府承诺改善中国首都的污染状况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国际奥委会选择了北京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第29届奥运会概要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次奥运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奥运会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2008年,有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7次全会上,决定由香港协办2008年奥运马术项目,是奥运历史上第二次由不同地区的奥委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