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记两则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日记两则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6 16: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意识。
2.认识“则、昨”等生字。会写“份、粉”等字。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24 日 记 两 则
6月1日  星期五  阴
??昨①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穿上了摆在商店橱②窗里的那条裙③子。[句导读: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我”很喜欢那条裙子。]那是一条镶④着花边的白纱裙。[句导读:这句话写裙子的样子和质地。]我穿着它走进学校,同学们都投⑤来羡慕⑥的眼光。[句导读:从这句话能看出这条裙子很漂亮。]今天是我的节日,妈妈一定会给我买那条裙子。[句导读:这句话与第一句话相互照应,写出了“我”的愿望。“一定”说明妈妈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而妈妈又有能力买,为下文的“小气”形成对比。]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昨天晚上,“我”梦见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纱裙。
??妈妈下班⑦了,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句导读:妈妈买回了很多东西。]我迫不及待⑧地打开包,里面有两条粉红色的布料⑨连衣裙,两个红书包,两套《少⑩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句导读:这句话具体写妈妈买了什么东西,没有“我”心爱的裙子,“我”很失望。]
段导读:这段话写妈妈买来了什么。
??妈妈把礼物分成两份,给我一份,留下一份,说那一份是给阿英妹妹的。
段导读:这段话写妈妈买的礼物是给“我”和阿英两个人的,解释了上一自然段中礼物为什么都是两份。
??阿英妹妹是谁?她在哪里?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妈妈真小气!
段导读:这段话写“我”不知道阿英是谁,不理解妈妈的做法。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妈妈下班回来,给“我”和阿英买了礼物,却没有买“我”想要的裙子。
7月22日  星期日  晴
??阿英妹妹昨天到我家来了。
段导读:这段话写阿英来到“我”家。
??阿英是个苗家①小姑娘,家住在贵州②山区。[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阿英是谁,家在哪里。]她告诉我,是妈妈一直寄③钱帮助她读书,要不,她早就失学④了。[句导读:这句话写阿英的情况,原来妈妈一直在帮助阿英读书。]她还说,她穿的衣服和来我家的路费,也是我妈妈寄去的。[句导读:这句话写妈妈关心阿英的生活。]阿英很勤快⑤,总是帮妈妈干⑥活,她很好[hào]⑦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句导读:这句话写阿英既勤快又好学。]
段导读:这段话写妈妈帮助阿英的情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帮助的苗家小朋友来“我”家,“我”明白了妈妈的心。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个梦,梦见妈妈带⑧我去买那条裙子。[句导读:“又”与第一则日记开头相应形成对比。]我没让妈妈买。[句导读:“我”和上次梦中的态度不同了,“我”不买裙子了。]我说把钱⑨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句导读:“我”要省下钱买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⑩,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句导读:写“我”在梦中主动关心山区小朋友,给她们送书。]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我”梦见自己给苗家小朋友送书。
字 词 导 读?
④镶(xiāng):把物体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⑥羡慕:看到别人有而希望自己也有。
⑧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举例)一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为父母表演新学的舞蹈。
小气:本文指妈妈不肯给“我”买白纱裙。
①苗家:苗族。
④失学:因家庭困难、疾病等失去上学的机会或中途退学。
⑤勤快: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
⑩山寨(zhài):四周有栅栏的山林或山区村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增强团结互助意识。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认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吗?把你们感兴趣的、觉得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该多好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两则日记,看看日记的主人公都记下了什么事。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大声读一读。
3.小组互读。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则zé 昨zuó 纱shā 羡xiàn 慕mù 粉fěn 料liào 套tào 份fèn 妹mèi 贵guì 寄jì 费fèi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 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思考:在两则日记中,小作者做了几次梦?(两次。)
2.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我”梦见自己穿上了商店橱窗里那条镶着花边的白纱裙。梦想没有成真。)
(1)“我”为什么会梦见自己穿上了白纱裙?(裙子很漂亮。)
你从哪儿能看出裙子漂亮?(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2)妈妈送给她的礼物是什么?(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书包、一套百科全书。)她是怎样打开包的?(迫不及待。)
(3)妈妈为什么把礼物分成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妹妹。)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不小气,妈妈关心有困难的人。)
(5)齐读第一则日记,体会“我”对妈妈的不满及妈妈爱人之心。
3.“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默读第二则日记。
(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把钱省下来买书,并梦见自己去苗寨与阿英和苗家小姑娘一起跳舞,并把书送给她们。)
(1)此时“我”的心情怎样?(高兴。)你能读出“我”的感受吗?
(2)阿英是谁?为什么妈妈把礼物送给她?
(阿英是一个贵州山区的小姑娘,妈妈一直捐助她,连此次出行路费都是妈妈寄去的。阿英是个爱干活而且非常好学的孩子。)
(3)“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我”心爱的白纱裙?
(与阿英相比自己太幸福了,同时也被妈妈的行动所感动,自己也要关爱他人。)
(4)同学们,你们认为“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我们要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你们愿意读读课文吗?(指名读第二则日记。)
四 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
提示:(1)今天你做了什么?(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3)你最想干什么?(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1.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个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她们之间的差别,了解到“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2.指导学生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认识。
3.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示自己的日记。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检查认读情况。)
2.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换偏旁。
  作—昨 少—纱 分—份、粉 斗—料
  3.组词巩固识字,学会积累词汇。
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细心发现。(同结构、同偏旁、同部件。)
(2)重点讲解。
  ①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第三笔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②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
三 读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2.借助拼音读一读果实和树叶里的生字,再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认识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句,让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还可以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4 日 记 两 则
让妈妈买——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1.看拼音,写词语。
zuó tiān(昨天) mèi mei(妹妹) xué xiào(学校) shū bāo(书包) bāng zhù(帮助) dú shū(读书) shào nián ér tóng(少年儿童)
2.因为妈妈没有给“我”买那条白纱裙,所以“我”觉得妈妈很小气。你是怎样看的呢?
提示:妈妈不小气。理由合理即可。
怎样记日记 日记应当是每天的记录,是把自己一天的生活中比较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
写日记要注意格式、内容、写法。日记的格式一般是在第一行的中间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然后换一行写正文。题目可要可不要,如果加题目一定要紧扣内容,根据内容来拟题目。写日记切忌记流水账,从早写到晚。要选取一天中最有意义、感受最深的事情来写,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想到的,但一定要把事情记叙清楚。记完事情后,还可以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写日记,一要勤于观察,持之以恒,养成观察的习惯;二要善于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三要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四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日记的格式 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常用的有:
(1)观察日记。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写出观察对象的特征,反映一个中心。
(2)活动日记。记下参观访问活动、学校班级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家庭活动、同学之间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等等,参加一次写一次,一定要抓住要点写。
(3)思考日记(或叫心灵日记、自我教育日记、“道德感悟”日记)。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或道德品质成长的变化过程摘要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