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2.认识“甚、至”等生字。会写“久、乎”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和小男孩的可敬。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
??清晨 ,我来到海边散步①。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②的浅水洼③里,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④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句导读:“被困”说明小鱼正处在危险的境地。回不了大海,小鱼就会死去。]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⑤。[句导读:这句话说明当时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浅水洼里的小鱼有生命危险。]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许多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急需救助。
??我继续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⑦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小男孩把小鱼送回大海的动作。“不停地”“每个”“用力地”这几个词能突出小男孩对小鱼的关爱。]
段导读:一个小男孩在救助浅水洼里的小鱼。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⑧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段导读:“我”告诉小男孩:水洼里鱼很多,捡不完。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句导读:“头也不抬”说明小男孩没有时间看着“我”说话,他想抓紧时间把更多的小鱼送回大海。]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⑨呢?”
段导读:“我”对小男孩的做法感到惊讶。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句导读:通过小男孩毫不犹豫的回答和行动可以知道小男孩对小生命的珍爱。]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句导读:从两个“不停地”和五个“这”,我们体会到小男孩救鱼时的执著和专注。在他眼里,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救助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一个了生命。]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小男孩在不停地拾鱼扔鱼,说明小男孩充满爱心,珍惜生命。
字 词 导 读?
①散步(sàn bù):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②沙滩(tān):由沙子在水边淤(yū)积而成的陆地。
③洼: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④被困:身处困难境地无法摆脱。
⑤蒸干:水被太阳烤得变成气体跑掉。
⑥继续:连接下去,不间断。
⑧忍(rěn)不住:不由得。
⑨在乎(hu):在意。“乎”本音为hū,在这里读轻声。
⑩叨念:说;讲。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和小男孩的可敬。
2.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题目《浅水洼里的小鱼》,看到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小鱼很可怜、很惨,仿佛看到它们在浅水洼里挣扎。)
课文中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小鱼被海水带进了浅水洼,小男孩将一条条小鱼捡起来,扔向大海。)
三 理解内容
1.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什么样的?你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体会。(小鱼太可怜了!)
(2)你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到小鱼的可怜?
(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3)体会着读一读,读出同情的语气,读出小鱼的可怜。
2.指名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我”看到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他在干什么?
(他不停地弯下腰,捡起小鱼,扔进大海。)
(2)小男孩明明知道小鱼是捡不完的,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去捡?读读小男孩说的话,想想应该怎样读。(指名读。)(看图。)
(3)“我”听了小男孩的话,看到了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样做?
(想到小男孩的行动,自己也应加入进去,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小动物,爱护它们。)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四 实践活动
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它们,看看它们是否受到威胁,想想怎样帮助它们。
1.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制,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
2.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课堂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精心预设,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小鱼处境的可怜和小男孩精神的可贵,从而深化文章主题。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谈话导入
你是怎样保护小动物的?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说说你是怎样识记这几个生字的,与同桌交流。
3.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大家哪个字的哪部分易错。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①久:撇、捺要伸展开。 ②乎:横要写长一些。
③死:注意最后两笔的笔顺为先撇后竖弯钩。笔顺是: ④被:左边是“衤”。
4.学生仿写。
5.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三 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1.在识字教学环节中,不必事无巨细,教师可以抓住难点作少而精的讲解,如“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字中“皮”的“撇”要写成竖撇。
2.学生要在观察老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临写时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写前看清范字;临写时要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回头看看范字,对照一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力求有所改进。
3.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救鱼时的执著与专注。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
28 浅水洼里的小鱼
不停地——捡起
↓ ↓
用力地——扔回
↓ ↓
爱动物——珍惜生命
1.看拼音,写词语。
duō jiǔ(多久) zài hu(在乎) gān sǐ(干死) wān yāo(弯腰)
2.一字组多词。
久(久远)(长久) 粒(沙粒)(果粒)
3.照样子,写一写。
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一只小鸭子受了伤,倒在了池塘边。
一只鹦鹉受了伤,落在了田地里。
鱼的科学知识 鱼鳞,是鱼皮的一部分。鱼的身体很柔软,十分容易受伤,需要有坚硬的鱼鳞来保护。如果没有鱼鳞,水会不断地渗入淡水鱼的体内,而海水鱼体内的水分则会流出来,鱼就活不下去了。
鱼是用鳃呼吸的,同时,鱼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不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如果鱼离开了水,就会因为无法呼吸到氧气而死亡。
鱼是利用身上的鳍在水中沿着曲线游动的。鱼的身体是十分标准的流线型,全身有黏(nián)液,再加上水中的引力小,鱼只要把尾巴一摆,就会很快地向前游动。
鱼类中的“田径”冠军 “短跑”冠军,这个“宝座”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冠军应属箭鱼,它的时速是119公里;另一种说法是冠军应属旗鱼,它的时速是108.9公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箭鱼的时速只有103.8公里。
“马拉松长跑”冠军应属大马哈鱼,虽然它的百米速度比起箭鱼和旗鱼来逊色得多,但它的耐力特别好,是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它能以每天平均100公里的速度连续游10天以上,称得上是鱼类中的“神行太保”。
“跳远”冠军毫无争议属于飞鱼,飞鱼在跳出水面后在空中停留最长时间为42秒,飞出的距离可达400米,顺风情况下,能飞出800多米,其实它不是“飞”,只是跳,最多只能说“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