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2.认识“神、州”等生字。会写“夕、与”等生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重点
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其中要求会写的字。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识 字 3
我神州①,称②华夏③,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④奔,长江⑤涌⑥,
长城⑦长,珠峰⑧耸⑨。
[句导读:这两句话写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祖国山川秀美如画:有奔腾不息的母亲河——黄河,有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我们爱伟大的祖国。]
台湾岛⑩,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岸人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各民族,齐奋发,
争朝夕,兴中华。
[句导读:这句话写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字 词 导 读?
①神州:中国的代称。
③华夏:我国的古称。
④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很大。
⑤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
⑥涌:本文形容长江水势大。
⑦长城: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之一,举世闻名。已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⑧珠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它是世界最高峰,最新海拔8844.43米。
⑨耸:高高地直立。
⑩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着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争朝夕:抓紧一切时间。朝,早上。夕,晚上。
兴(xīng):使兴盛。
1.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以及黄河、长江、长城和珠峰的图片。
一 谈话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你对我们的祖国有什么了解吗?(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采用了“三字经”的形式,在我们的面前描绘了一幅祖国的美丽图画。
二 初读三字经
1.自由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集体识记。
2.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并在课文中找一找。
3.初识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
神 州 川 涌 岛 隔 峡 与 陆 民 族
4.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
5.同桌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三 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生接读。
2.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
(1)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①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老师讲解“华夏”名称的由来。)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③你喜爱美丽的祖国吗?读出你的感情来。指名读,齐读。
(2)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①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图片,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谁愿意做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地方?(任选一处介绍。)
③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你想说什么?(祖国太伟大了!)指名读。
(3)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①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指哪儿是台湾岛。
②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那里生活着和我们血脉相通的中国同胞。)
(4)第四句: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①“各民族”指的是哪些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
②看“读读认认”。这些小朋友都是哪个民族的?读一读。
③我们的祖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请你去查找资料,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④指导朗读。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富饶。
3.齐读全文。说说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 总结
是啊,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人民多么勤劳,让我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
1.《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都囊括其中,教导小朋友们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同时,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导入
1.读课文。
2.说说自己找到的资料,小组间互相交流。
二 指导书写生字
1.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写—与 眠—民 旅—族
2.观察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指导。
(1)夕:撇不宜过长。
(2)川:撇要写成“竖撇”,中间的竖应稍短,右边的竖要长。
(3)民:字形是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4.仿写。
三 朗读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本文是一篇韵文,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如此,阅读过程便成为一次审美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行。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学生兴趣盎然地赏读,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做出不同的“解读”。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这时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学的认可,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
3.本文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如“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有哪些河呢?让学生说说他知道的祖国有哪些山,哪些河。图文结合,把学生带来的图片和山川美结合起来学。通过不断地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识 字 3
神州华夏振兴中华
1.比一比,再组词。
2.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
?
蒙古族的白节 白节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称“白月”,传说与奶制品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回族的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九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中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
万里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后经历代王朝陆续修筑,汉、明两代修筑的规模更是大得惊人,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山海关伸展到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