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5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6 16: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感悟谚语蕴含的道理,并用来时时提醒、教育自己。
2.认识“移、谋”等生字。会写“斤、折”等字。
3.搜集谚语,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重点
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运用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懂得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识 字 5
人心齐①,泰山②移。
[句导读:如果大家的心都往一处想,力气往一处使,泰山就能够移动。]
人多计谋③广,
柴多火焰④高。
[句导读:人多主意就多,柴多火焰烧得就高。]
一根筷子容易⑤折⑥,
一把筷子难折断。
[句导读: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能折断,而要折断一把筷子就很困难。]
树多成林不怕风,
线多搓绳⑦挑⑧千斤。
[句导读:许多树成了树林可抵御风沙,用很多细线搓成绳子就能挑起千斤的重量。]
一花独放⑨不是春,
百花⑩齐放春满园。
[句导读:一朵花开放不能代表春天来到,而百花开放才是春满人间。]
这几条谚语是讲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字 词 导 读?
①齐:同样;一致。
②泰(tài)山:山名,在山东。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
③计谋:计策、策略。
④火焰:通称火苗。
⑤容易:做起来不费事。
⑦搓绳:从前的绳子是用草、麻等手工搓成的。
⑨独放:单独开放。
⑩百花:很多花,“百”不是实指一百,而是“很多”的意思。
1.搜集谚语,进行积累,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在朗读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谚语蕴含的深刻含义。
3.认识本课的生字,在朗读中读准字音。
1.生字、新词卡片。
2.谚语互赠卡。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在集体中,我们与同学、老师共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你能介绍一下我们的集体吗?特别是我们的集体取得了哪些成绩?(请同学们共同回忆。)
2.集体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呢?(是老师、同学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3.面对我们的集体,面对我们的同学,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课文中有几句话,送给我们这个团结合作的集体特别合适,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打开书。)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
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你不认识的字。
3.自己读一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不会的,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4.游戏:你指我读。(同桌互查。)
5.同学们读得怎么样?老师检查一下读音。(指名读,接龙读,领读。)
  yí移 móu谋 chái柴 yàn焰 yì易 zhé折 cuō搓 shéng绳 jīn斤 dú独
  6.再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7.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三 感悟课文内容
1.同学们在读文时发现课文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由五句话组成,每句话都说明一个意思。)
本课的内容是五条谚语,有的同学一定会问:什么是谚语呢?(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往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本课的谚语蕴含着怎样的含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1)自读谚语,理解谚语,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2)小组学习。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3)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
(4)小组汇报。
①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大家的心很齐,泰山都能够移动。)
②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多,柴多火焰烧得就会高。)
(可举例说说大家团结协作出主意的例子。)
③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能折断,而一把筷子要折断就很困难。)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亲自实践一下。(请同学到前面折筷子,分别折一根和折多根,折后说说感受。)
④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许多树成了树林可抵御风沙,很多细线搓成绳子就能挑起千斤重。)
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朵花开放不能代表春天来到,而百花同时开放才是春满人间。)
(5)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你们喜欢这些谚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6)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
(7)老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
(8)师生或学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9)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团结合作力量大。)
(10)这几条谚语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11)选择你喜欢的谚语并背下来。
四 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觉得谚语有意思吗?课下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谚语并进行分类整理,选择你最喜欢的谚语,摘抄在“互赠卡”上,送给同班的小伙伴,让我们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1.新教材中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
2.识字中,让学生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一同去游览“谚语王国”。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受。
3.教师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
1.认识“移、谋”等生字,会写“斤、折”等生字。
2.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生字、新词卡片。
一 检查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条谚语,谁能给大家读读?你们愿意背一背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会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课的生字、新词。
二 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指名读,接龙读。)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可根据字义记忆,也可根据字形、熟字等记忆。)
3.学写生字。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每个字,看清每部分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自己读读生字。
(2)检查读音,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下列生字。
  ①折、根:这两个字不要多加一点。
②满:三点水旁,不要把三点水写在草字头下边。
③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看老师范写。
(5)自己试着在田字格中写写这几个字,并进行比较。
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需要改,然后再写一个。
4.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
  泰山 计谋 火焰 容易 春满园 百花齐放
  1.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谚语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再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在全班范围交流识字方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识字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1.比一比,再组词。
2.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
移  移动  迁移  坚定不移
柴  柴禾  木柴  火柴
绳  绳子  草绳  绳锯木断
独  独特  独立  独自
3.读读写写。
(1)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2)人(心)齐,泰山(移)。
有关奉献的名人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有关团结的谚语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