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观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并学习形声字。
2.学生通过朗读感知三种句式的语气,并学习填写标点符号。
3.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和朗读能力。
重点
难点
1.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开动脑筋,学会想问题,办事情。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一 我的发现
1.拼读生字,正确读出生字的字音。
2.朗读韵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六个生字中都有“包”字。)
3.读提示: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
4.偏旁跟字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5.再读韵语。
6.试着认一认鲍、刨、苞、疱、雹。
二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读读下面的成语,小组成员互相读。
(2)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成语,是怎么记住的。
(3)师生、学生互说带汉字数字的成语。
(4)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全班集体讨论。
2.我会填。
(1)读读第一句话,说说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自由读其他三句话,体会这三种句式的语气。
(3)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填空。
①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②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③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4)指导朗读,加深对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
(2)用自己的话讲讲图画的内容。
(3)小组交流。
(4)指名说,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评谁说得最好。
(5)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注意要把字写正确。
4.我会读。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小组内分角色读。
(3)指名读,邀请读。
三 口语交际
1.读题目要求,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2.步骤。
(1)读故事,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2)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3)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4)小组合作。
①续编故事。
②再演一演。
四 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1)制作识字卡片。
(2)互相交流识字卡片。
①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
②教给其他同学。
③向别人请教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识字方法。
④将自己新认识的字记录下来。
2.故事会。
(1)每人准备一个有关动脑筋的故事。
(2)小组合作。
①每人讲一个动脑筋的故事。
②评出本小组最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