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3张PPT。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萦萦窗下兰,
密密堂前柳。 ——陶渊明奉气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溪。
——杜 甫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白居易柳州柳刺史,
种树柳江边。 柳宗元,字_____ (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 ,官至柳州刺史,也称 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子厚柳河东柳柳州作家作品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生平 柳宗元祖籍河东(今永济市虞乡镇)人。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后为王淑文改革集团的主要成员。改革矛头首先指向宦室,但为时不久,改革失败,宗元被贬永州(今湖南零凌县)任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又召回长安,他满以为改革愿望犹可实现,但又遭保守派再次攻击,不久朝廷又把他贬到柳州(广西柳州市)任刺史。 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柳宗元与韩愈 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韩愈反对“永贞革新”,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并为此一贬再贬。
在古文理论上,韩柳有相同的见解,但侧重点不同。韩愈以一代宗师的身份,振臂高呼,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并身体力行地参加社会实践,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
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
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
文学成就最高。
《柳河东集》 ①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②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③寓言《三戒》等④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三戒》:《临江之麋mí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作家作品柳州柳侯祠公园柳宗元墓《柳侯祠》(余秋雨)
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它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状,急急赶去。到得长安,兜头一盆冷水,朝廷厉声宣告,他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柳州。
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不能让你在一处滞留太久,以免对应着稳定的山水构建起独立的人格。多让你在长途上颠颠簸簸吧,让你记住:你不是你。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若一个鲁滨逊。他有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47岁上死去。 社会背景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
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体裁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本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传记。
传记: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它多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1、掌握“病、本、性、蕃”等实词和“故、且”等虚词。2、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 学习目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橐 驼 偻 孳 莳
勖 缫 飧 饔 tuótuólǚzīshìxùsāosūnyōng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 偻, 隆然
伏 行,有 类 橐驼者,故 乡人 号
之“驼”。驼 闻 之曰:“甚善,名
我 固 当。” 因 舍 其 名,亦
自 谓 “橐驼”云。
患…病。名词作动词所以称呼给…取名,名词作动词确实于是,承接连词谓自,称呼自己。宾语前置听说起初,原先驼背脊背突起的样子伏:弯着腰(语气助词,可不译)类似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由于得了伛偻yǔ lǚ病,后背高高隆起,俯伏着走路,好象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呼他“橐驼”。橐驼听到这个外号,说:“好得很,用它来称呼我确实很恰当。”就放弃他的原名,也自称为“橐驼”。
理解与探究思考: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类橐驼,乡人号之“驼”“甚善”,亦自谓“橐驼”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②“甚善,名我固当”:残疾者多忌讳他人言及其残疾,此老竟坦然纳受“驼”名,还自谓“橐驼”,可见其坦荡明达,不因病偻而自卑,其言行中亦隐约可见“顺天致性”之意。1、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形丑而豁达
身残而自信 总结
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此段,由奇处入笔,名、貌之奇是宾,性格之奇是主,为写其不凡业绩、不凡言论张本。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 业 种树,
凡 长安 豪富人 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
迎 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 徙,无不
活,且 硕茂, 早 实 以 蕃 。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 能 如 也。
以…为职业。名词的意动用法凡是有钱有势的人结果实,名作动而且比得上没有人多接到家里移植(栽)高大茂盛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郊。橐骆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的豪绅人家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种树卖果赢利的,都争相迎请雇用他。看橐骆所种植的树木,即或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
2、橐驼种树可谓“天下奇绝”。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绝”在哪里? 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
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凡长安富人为观游及
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侧面)(正面)(反衬) 研读第二段:思考驼豁达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橐驼以种树为业且为种树行家。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 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原来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他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橐驼种树
天下奇绝 一绝——技术全面 二绝——树挪能活 三绝——树品质优 四绝——独门本领 总 结 此段,作者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极写郭橐驼种树之业绩非凡,令读者悬念陡生:此老宁有养树仙方乎?为橐驼言论张本。 个人档案姓名:无名氏,“驼”、“橐驼”籍贯:长安丰乐乡职业:种树形象:隆然伏行、类橐驼性格:善良、豁达特长:种果树A人气旺:长安富豪争迎取养B品质优:无不活、硕茂、早实以蕃C专利权:窥伺效慕莫能如侧面正面侧面有…对曰:“橐驼非能使木 寿 且 孳 也,
能顺木之天以 致 其 性 焉尔。凡植木之 性,
其本欲舒,其 培 欲平,其土欲故,其 筑欲
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
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滋长,繁殖本性性质,方法捣土用的杵,名作动,捣土离开种植,移植能够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使…达到这样做完了后活的长久生长规律树根培土故吾不 害 其长而已,非有能 硕 茂 之也;
不抑耗 其实 而已,非有能 早 而 蕃 之也。
他植者则不 然。 根 拳 而土 易 ,其培
之也,若 不过 焉 则不及。苟 有能 反是
者,则又爱之太 恩, 忧之太 勤。
它结果 名作动 使…早,使…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样,代词 (蜷曲,伸展不开)更换与这相反的情况妨害 使…硕大茂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次数)多;经常情深,有情义语气词如果若…则…:不是…就是…旦 视 而 暮 抚,已 去 而 复 顾。
甚 者,爪 其 肤 以 验 其 生 枯,
摇 其 本 以 观 其 疏 密,
而 木 之 性 日 以 离 矣。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 、“又” ,或不译出副词,再,表示某种情况重复、继续或深化甚:严重,
过分zhǎo,名词作动词,抓、掐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用来” “以致” 活、死培土的情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示修饰,不译出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吾又能为何哉!”疑问代词的宾语前置。
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所以不象我那样(种树种得好)
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那实际上 注释: 业:名词作意动词, 以…..为业. 观:观赏. 游:玩赏. 迎:迎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佣(他来)供养. 视:看. 且:表递进,并且. 硕:大. 以:同”而”表递进,而且. 实:果实. 蕃:多. 莫:没有人. 窥伺效慕:偷看模仿. 如:比得上. 译文: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得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一般说来,种植树木的习性要求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树木要保留根部的旧土,捣土要细密。这样做了以后,不要再去动它,也不要再为它担心,离开后就不必再去看顾它了。树木移栽的时候要象培育子女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象把它丢弃一样,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不受破坏,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长了。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并没有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特殊本领; 注释: 业:名词作意动词, 以…..为业. 观:观赏. 游:玩赏. 迎:迎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佣(他来)供养. 视:看. 且:表递进,并且. 硕:大. 以:同”而”表递进,而且. 实:果实. 蕃:多. 莫:没有人. 窥伺效慕:偷看模仿. 如:比得上. 我只是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并没有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特殊本领。其他种树的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不能伸展,又换了新土,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如果有与此相反的人,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深厚,担心得过了头,早晨看看,晚上摸摸,已经离开了,还要回头看顾。更严重的,还用手指抓破树皮来检验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察看栽得是松是实,这样,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然说是爱护树,实际上却害了树;虽然说是忧虑树,实际上却是仇恨树。所以都不如我啊,我又有什么本领呢?”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本欲舒、培欲平土欲故、筑欲密其莳若子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不害其长不耗其实其置若弃其天者全而其性得根拳、土易
培不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皮肤摇其根本木之性日以离、害之仇之、不我若3、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问者曰:“ 以 子之道,移之官 理,可乎?”
驼曰:“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
居乡,见 长人者 好 烦 其令,若甚怜焉,
而 卒 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督尔获,早缫 而 绪,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 而 鸡 豚。治,统治,治理介词,把做官的。长,治理使…繁多好象很怜爱百姓最终勉励“而”通“尔”养育成,喂养大’’小猪你们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 辍 飧 饔 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又何以 蕃 吾生而 安 吾 性 耶?
故 病且 怠。若 是, 则与吾 业 者
其亦有类乎?” 停止 晚饭 早饭慰劳尚且使动用法,使…增加使…安顿性命穷困 疲乏从事的语气副词,表推测这样,治民的办法何以:“以何” ,靠什么。宾语前置
问者曰:“嘻,不亦 善 夫!吾问养树,
得养人 术。” 传其事 以为官戒也。 好治理百姓的方法记载以(之)为:把它作为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啊。然而我住在乡里,看到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布各种命令,好象很爱惜百姓,但最后反造成了灾祸。每天早晚,差吏来到村中喊叫:‘官长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抚育好你们幼小的子女,喂养大你们的鸡猪。 一会儿击鼓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一会儿敲木梆把大家召来。我们小百姓顾不上吃晚饭、早饭来应酬慰劳差吏,尚且都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都非常困苦而且疲乏。象这样,那就与我们行业也有相似之处吧?”问的人颇有感慨地说道:“这不是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我记下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的戒鉴。
木性日以离 勤虑害树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无以蕃生安性
病且怠繁政扰民鸣鼓而聚
击木而召由此及彼 类比说理4、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养树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术: “顺民之性以养其民”背景:“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
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促尔耕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种 树勤虑害树?治 民繁政扰民5.“种树”和“治人”有何相似之处?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委婉 含蓄种树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植者:违反木之天性,勤虑害树治民现实:官吏烦令扰民理想:顺民之性以养其民种树郭橐驼传柳 宗 元理清思路,整理脉络种树郭橐驼传 1、介绍人物身世 2、引出种树行家 3、畅谈种树经验 4、官府繁政扰民 5、问者意外收获顺其天致其性停止扰民宽简为政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注意概括主题的格式:通过+表达=主旨[通过]郭橐驼介绍养树地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形象而又充分地[表达]了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文章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辩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的方法来进行说理的。)形象说理,类比论证《拿来主义》对大宅子的三种态度:不敢进、放把火,蹩进吸鸦片分别比喻对待传统文化消极逃避、完全否定、完全肯定三种态度;大显身手 畅所欲言 大禹:顺水之性以浚其水
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为官: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知识点检测 通假字
1、既然已,勿动勿虑。
矣:了。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尔:你们。文言知识 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1、 名作动:
①不知始何名。
②病偻,隆然伏行。
③而卒以祸
④字而幼孩
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⑥其莳也若子。
⑦其筑欲密
⑧ 移之官理可乎?叫,“何”作宾语,前置患病 活得长久对待子女捣土做官祸,造成(受到)祸害养育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名词官长,
用作动词,治理
⑨.名我故当
⑩.驼业种树
⑾.甚者爪zhǎo其肤以验其生枯
⑿.早实以蕃
⒀.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名,命名.名词作动词爪,用指甲划破.动词实,结果实.动词致,使……尽业, 以……为职业,作动词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2、名作状:
①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 3、使动用法: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
使……硕大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使……早 使……多
③鸣鼓而聚之。
聚集,使……聚集
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衍 安,使…安乐(安顿)凡植木之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其本欲舒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本抑本其成败之迹性根,名词树干,名词推究,动词本性,名词方法,名词性命,名词一词多义本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粟者,政之本务
今存其本不忍废
根 根本、基础 稿本、版本
病偻
故病且怠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生病 贫穷
毛病
病吾不害其长而已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心害其能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妨害
妒忌
灾害,祸害
害一词多义病病偻,隆然伏行
故病且怠贫穷患病故故乡人号之“驼”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所以旧,旧的土其实不抑耗其实而已
虽曰忧之,其实害之它的果实实际情况,副词且故病且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且庸人尚羞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并且,连词而且,连词况且,连词尚且,副词姑且,副词将近,副词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4、为动用法:
① 其培之也。
为……培土
② 忧之太勤。
为……担忧
③ 虽日忧之。
为……担忧
④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1、判断句:
理,非吾业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① 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
② 故不我若也。
若我——如我
③ 吾又何能为哉!
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④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以何——用什么文言句式 省略句
①移之官理可乎?
移之(于,到)官理可乎?
②然吾居乡。
然吾居(于,在)乡。
③而卒以祸。
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 此。)祸。
④传其事以为官戒。
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 文言句式根据提示,选择下列文句中虚词的正确用法.
1.以(A.连词,又,并且,表递进并列关系;B.连词,表修饰关系;C.连词,来,用来,表目的;D.凭,介词)
①且硕茂,早实以蕃 ( )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
③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
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
ABCD小练习2.且(A.连词,而且;B.连词,况且;C.连词,尚且;D.副词,姑且;E.副词,将近)
①郭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AEBDC 加点的字有误的一组是( )
A 勖(xù) 病且怠(dài) 窥伺(sì )
B 豚(tún) 抑耗(hào) 织而缕(lǚ)
C 孳(zī ) 莳(shí) 实以蕃(fán)
D 缫(sāo) 飧饔(yōng) 长人者(zhǎng)
C答案:“莳”读 “shì”解释下列字词1其(莳)也若子:
2移之官(理):
3见(长)人者:
4故(病)且怠:
种植移植治、统治治理穷困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B甚善,名我固当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君安与项伯有故
其上欲故
C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 D )本性方法 交情旧(旧的土)作为作为本来巩固指出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⑴名我故当⑵驼业种树⑶早实以蕃⑷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⑸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⑹旦暮吏来而呼曰名次作动词,起名名次的意动用法,以……为业名次作动词,结果实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名次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选择文句中虚词的正确用法1.虽(A连词,虽然;B连词,即使。)
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 )
②虽鸡狗不得宁焉 ( )
2因(A连词,表示承接;B连词,表示结果;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趁机。)
①因舍其名 ( ) ②因击沛公于坐 ( )
③因以为号焉( )
3.且(A连词,而且;B连词,况且;C连词,尚且;D副词,姑且;E副词,将近。)
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 )④存者且偷生( )⑤臣死且不避( )
ABACBAEBDC辨识下列文言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凡是长安城里(把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有钱有势
的人家,以及种树卖果营利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 实 仇
之:故不我若也。 虽然是说爱它,那实际上是害了它;虽然是
说担忧它,那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说不如我。省略句以树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郭橐驼3、理,非吾业也。否定判断句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