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口学校八年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姓名 得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6分)
1. 选出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 )(3分)
转弯抹(mǎ)角 亭亭静直 绥(suí)靖 寒噤
B、江阴要塞(sài) 惟吾德馨 阻遏(ài) 央告
C、锐不可当(dāng) 张皇失措 疟(yào)子 仄歪
D、鲜(xiǎn)为人知 世外桃园 歼(jiān)灭 击溃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
A、 谈笑风声 阻谒 微不足道 巧妙绝伦 B、 月明风清 健忘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C、 名副其实 瓦砾 丰功伟绩 穷愁僚倒 D、 富丽堂皇 制裁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在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B. 这伙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C.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D. 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分)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 离不开机会, 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推动?????无论??????固然?????但 B.触动?????只要??????所以?????因为
C.推动?????即使??????只有?????才 D.触动?????不管??????虽然?????但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核舟记》选自明代魏学洢所编辑的《虞初新志》。
C、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7.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8.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3分)
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描写)
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议论)
C.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说明)
D.晚上,父亲果然把公社的电影队请来了我们村,电影队在村里连放三天电影。
(记叙)
9.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 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你身边的同学也存在着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你将怎样去劝说他?请选出下面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3分)
A.不要浪费粮食,你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
B.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吧!
C.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赶紧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D.不想吃的食物就这么倒掉了,你不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吗!
10.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11. 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题目计分)
(1)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居右者椎髻仰面, , ,若啸呼状。(《核舟记》)
(5) 《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6)《石壕吏》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
(7) 请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写战争的一句诗句 , 。
12、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据新华社南京5日电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人员于4月上旬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得到国际关注。根据这个地图,我国的实际稻田甲烷排量仅为之前国际测量的四分之一。2000年全球稻田甲烷排放总量为25.6百万公吨,远低于当前普遍采用的估计量80百万公吨。据了解,1990年,IPCC第一次出具了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为110百万公吨的评估报告,当时国际上估计中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0百万公吨,这是南京土壤所研究组估算结果的4倍。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2分)
二、阅读 (共37分)
(一)桃 花 源记(10分)
陶渊明
???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4、《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名 ,字 , 时期著名的诗人。(2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缘溪行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便要还家? ?(4)处处志之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17、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后,为什么“皆叹惋”?(2分)
? ?
18.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答:? ??????????????????????????????????????
阿长与《山海经》(14分)
鲁迅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9.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2分)
20.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3分)
22. “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分)
23.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4分)
(三)田野上的白发(13分)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24.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25.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26.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分)
27.“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28.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一首深情的歌,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30.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
书名:《 》(《感受母爱》、《献给母亲的歌》除外)
31.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2.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条手机短信,祝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3分)
短信:
五 写作。(60分)
33.(1)半命题目作文:身边的 (爱、感动、幸福、友情、老人……)
(2)材料作文: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的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的缺陷的呢?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文题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人名。
100
200
400
500
600
500
500
500
参考答案
20.(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共2分。)
21.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任答对一个修辞得1分,作用2分,共3分)
10. (2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11. (4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2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2分)。(意思接近即可)
12. (3分) 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对“我”的关心(1分),突出了阿长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13. (2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4. (4分)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2分),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2分)。
15.(4分)插叙(1分),回忆了小时候“我”和母亲拾稻穗的事,通过写“我”拾稻穗时脚步的慌乱,衬托了母亲脚步的稳健(2分)。为下文母亲对“我”的教诲以及“我”的顿悟作铺垫。
16. (3分) 踯躅,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烈日下母亲让“我”下田,“我”内心的犹豫、不高兴、不情愿(2分)。
17. (4分)运用了排比(1分),强调了“我”学着母亲的拾穗脚步跟着母亲拾穗后变得豁然开朗,心情愉快,变得平和、淡定(1分)。运用排比,加强了语气,使文章更有气势(2分)。
18. (4分)文题“拾穗的脚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母亲与“我”拾穗时的脚步(2分);第二层含义是指生活的脚步,即从容、淡定、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2分)。
19. (4分)议论(1分),点明中心,深化主题(2分),指出从容、淡定、平和的心态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1分)。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为与世隔绝之长,外界变化之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叹惋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我学者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