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预习指要:
1.《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任务目标: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历程;
2.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4.了解英国议会的特点。
自主学习:
1.光荣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何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光荣革命的过程。
2.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颁布后的影响是什么?
(2)什么叫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3)英国1832年为什么要进行议会改革?议会改革的意义?
3.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内阁形成于何时?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是谁?
(2)当选首相的条件有哪些?首相有哪些职权?
活动探究:
探究1:安妮女王的一天
安妮(1701—1714年在位)在当上了英国的女王后,总是不是特别的开心,一天她觉得心情特别的烦躁,就想找点事情做做,她觉得自己住的宫殿让她看的很不顺眼,就想改变一下,但是这需要很多的钱,所以她就想征收点特殊的税收。结果遭到了议会、首相的一致反对,并且他们还认为女王违反了国家法律,要求女王自我反省。安妮女王本来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结果是让自己的心情更糟糕。为什么女王的这么一点的愿望都难以做到呢?议会和首相怎么为什么能够拒绝女王并且还要求女王做自我反省呢?
(1)通过对故事的阅读,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今天英国女王在国家扮演的角色为例。
(2)同时期的中国和英国的君主权力和政体分别有何区别?
探究2.2007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在6月27日辞职,舆论公认为出兵伊拉克是其执政10年的最大“败笔”。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只隔一条窄狭的海峡,但他依然站在大西洋的另一边,选择了追随布什出兵伊拉克。根据英国法律,布莱尔辞职,其内阁成员是否一起辞职?如果
2003年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伊拉克,布莱尔将面临怎样的处境?
(1)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怎样?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和作用两个角度分析明朝时期中国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制度有何不同?
探究3.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问: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对比得出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当课反馈:
1.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后,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其权力来源于
A.英国王室
B.英国议会
C.英国内阁
D.家族世袭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法律与议会制约
3.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英国在世界上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4.《权利法案》规定:“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
会。”其含义是
A.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