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任务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4.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
1.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在何时、何地爆发?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哪里?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休时、何地?党纲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是什么?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中共三大在哪一年召开?作出了什么决定?
(2)国共两党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3)北伐战争爆发在哪一年?北伐的对象是什么?
(4)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活动探究:
探究1: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思考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五四运动
探究2.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材表述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你能从政党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革命任务、代表利益等角度的分析说明吗?
探究3.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中共三大会址
国民党一大会址
请思考(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2)它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
当课反馈: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2.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
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3.若以诗句比喻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横扫千军如卷席
C.
万马齐喑究可哀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4.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义论》中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这一事件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