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走进汉代科技博物馆汉代科技博物馆造纸术医学史学宗教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一轮初学浅知准备时间:5分钟;
学习目标:学习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司马迁与《史记》、佛教东传与道教产生。并在书上标记好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比赛方式:抢答
1、东汉时, 改进 ,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
2、东汉医学家????? ?写成《???? 》,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 ”。
3、东汉名医 创制麻醉药剂 ,还编成一套医疗体操“ ”。 自主学习:蔡伦造纸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圣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准备时间:每个问题1分钟;
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比赛方式:小组派代表答题;第二轮知识深入一.造纸术 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祖先用什么东西作为书写的材料?1、龟甲和兽骨(甲骨文)2、青铜器(钟鼎文)3、竹简木简4、丝帛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动脑筋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
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西汉: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质地图 你们知道什么是蔡侯纸吗?分离、捶捣交织、干燥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呢?它的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和文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张衡 (78—140 年)
东汉南阳人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书影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医学成就华 佗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 佗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五禽戏(模仿虎扑动前肢等动作)(1)虎戏(模仿猿脚尖纵跳等动作)(2)鹿戏(3)熊戏(4)猿戏(5)鸟戏(模仿鸟展翅飞翔等动作)(模仿鹿伸转头颈等动作)(模仿熊伏倒站起等动作)司马迁汉朝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与《史记》思考:1〈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历史?
3其特点是什么?
答: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52多万字。
2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实。
3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结合录像中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前事之师讨论:你从司马迁身上学到什么品质?
提示:
司马迁有远大理想;有严谨修史的态度,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地调查,有顽强的毅力。第三轮知识运用
比赛方式:各抒己见,自由答题;
1、汉代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为这一时期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条件。
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同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 说一说 1)更平整,便于书写;2)价值更便宜,便于普通百姓使用;3)更轻巧,方便携带。 1 从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医学家的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议一议 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敢于创新的开拓意识等。 材料解析题请回答:
(1)这是谁说的话?
(2)作者写过什么书?大概内容是什么?
(3)这部著名史书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如何?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的纪传体,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司马迁佛教传入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它是怎样传入中原的呢? 佛教的传入1、佛教的传入: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教义
人死后能转生来世
今生能受苦,来生幸福东汉明帝时,开始建立佛寺
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佛教四大名山 佛教为什么能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和提倡?它又有哪些教义吸引了人民群众?
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
2、道教兴起道教的兴起1道教产生于哪里?什么时候产生的?
产生于中国本土,东汉后期
2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基本教义: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思考并讨论:
在佛教和道教教义中,有哪些地方具有合理性?哪些地方是消极甚至是迷信的?道教的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期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即张天师)
道教的主张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佛教和道教都对我国文化有深远影响
(字词〈如无常〉、音乐、医学等) 四川青城山
道教发源地。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此结茅传道,著道书24篇。老子 道教又适应了统治者什么需求呢?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为什么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大力扶植和提倡呢? 符合统治者的愿望,有利于统治同学们下节课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