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 政治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 政治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7 10: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抗日战争
任务目标:
1.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和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2.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质。
4.认识抗日战争是在统战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
自主学习:
1、全民族的抗战
(1)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吗?
(2)导致东北沦陷的事件是哪一年的哪一事件?
(3)全国抗战的开端是哪年的哪一事件?
(4)中国制订了怎样的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是如何进行抗日活动的?
(5)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重大会战?涌现出哪些杰出的抗日英雄?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侵华期间,日军在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3.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2)日本何时宣布无条件投降的?
(3)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活动探究:
【探究1】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探究2】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探究3】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
【探究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探究5】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
【探究6】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
【探究7】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当课反馈:
1、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具体是指(

A.1931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2.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
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
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
持的抗战路线相同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4.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组织兵力
破坏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据点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100多个团
2
000多千米
近3
000个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5.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意义包括
①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④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