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 政治史)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 政治史)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7 10: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预习指要:
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认识到东欧剧变的实质,体会到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加深对中共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
3.认识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自主学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是哪个?
(2)苏联解体于何时?影响是什么?
2.和平和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动荡的表现有哪些?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欧盟何时成立?
(2)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局面?有何发展趋势?
(3)导致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探究:
探究1:何谓东欧剧变呢?
探究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3: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探究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特点怎样?
探究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就目前而言,世界格局体现为美国的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
反馈练习:
1、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苏共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这表明他的改革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取缔了苏共
C.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能够推动苏联政局稳定
2、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A.1945年、1991年
B.1946年、1990年
C.1950年、1991年
D.1955年、1991年
4、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力
B.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
C.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有利于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