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7课
解放战争
任务目标:
1.了解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通过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等史实,理解国共两党不同的政治主张。
3.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
1.内战的爆发
(1)蒋介石为何要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何时?《双十协定?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不足之处?
(2)1946年政协会议在哪里召开?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解放军采取的战略战术是什么?结果如何?
(4)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的地区是哪里 结果如何?
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时间、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2)战略决战包括哪三大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的背景是什么?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2)说出渡江战役的时间?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意义是什么?
活动探究:
1.内战的爆发
【探究1】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探究】2毛泽东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
【探究3】在艰苦的解放战争之余,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结合课本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探究1】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战争?何为外线战争?
【探究2】人民解放军为何反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
【探究3】三大战役为何首选锦州作为战役的开始?
当课反馈:
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坚持团结,避免国共合作破裂
B.实现民主,加快和平建国步伐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山东解放区
③中原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人民解放军战争到此结束
C.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D.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5.2006年4月27日,连战一行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后,拜访了“总统府”当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1949年,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政府对峙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