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岁寒三友花中君子花魁(梅松竹)(梅兰竹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邓尉之梅龙蟠之梅西溪之梅
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联系语境,推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③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学习目标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 。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
他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
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背景:
1、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句读、语气。
2、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 默读。
?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
??? “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姚鼐
3、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一、诵 读 课 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病梅馆记……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病梅馆记此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听范读龙蟠 欹 诏
斫 孤癖 鬻梅
遏 诟 厉 贮 pánqīzhuópǐyùègòuzhù孤僻 pì
癖好 pǐzhào检查字音xiá
暇未可明诏大号以绳
天下之梅也绳,名词,用作动词,
约束以夭梅病梅为业
以求钱也病,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病,损伤。
夭其稚枝夭.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早死,摧折词类活用 锄其直锄,名词用作动词, 锄去,铲 除。
纵之顺之顺,动词的使动用法 理顺。必复之全之复,动词的使动用法,复原。 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健全。
斫直,删密,锄正
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形→名,直的枝条,…
动→名,隐情,情趣( 景致 )
( 全 )
( 智慧、力量 )
( 偏嗜成病的情趣 )
( 卖 )
( 生机 ) 正则无景
悉埋于盆
以其智力为也
孤僻之隐
明告鬻梅者
遏其生气
即泣之三日
纵之顺之
甘受诟厉
( 为……哭泣 )
( 使……顺着生长 )
( 辱骂 )重点字词 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而江浙之梅皆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君之病在肌肤 一词多义(损伤)(显出病态)(病残)(有病态)(困苦疲劳) (疾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吾业是有年矣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业(职业) (基业) (功业)(职守)(从事某项职业) (学业)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竭尽,用尽)(尽)(走尽)(生活贫苦)①梅以曲为美
②以绳天下之梅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以(介词,把,拿)(连词,用来)(①凭,靠。②连词)(介词,凭借)(介词,把)下列加点的“以”字,属于连词的两项是
[ ] [ ]
A.梅以曲为美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以其智力为也 D.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E.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A.梅之欹之疏之曲 B.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C.既泣之三日 D.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翻译下列句子: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枝条,删掉繁密的枝叶,锄掉端正的树枝,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当作职业来赚钱。②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
熟读课文 理清思路1、梅的病态是怎样的?象征了什么?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这又象征了什么?
3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疗梅 的决心?
检查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曲、欹、疏,象征对人格的扭曲 甘受诟厉,辟馆疗梅,穷予生之光阴 斫、删、锄,象征对人才的压迫摧残 产梅之地夭梅之由叹梅之病疗梅之志疗梅之法疗梅之愿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既泣三日乃誓疗之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分析课文思路和内容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祸烈纵之顺之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复之全之残梅之法斫其正,养其旁枝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产生病梅的根源
作者疗梅的行动作者疗梅的决心病梅之因未可明诏大号,不能让人以此为生,不能“以其智力为”,他人明告统治者的用人标准摧残、扼杀人才人才受害之惨痛惜人才遭扼杀破除人才的束缚恢复人才的本性拯救人才的坚定信念暗示帮凶根据主子的意图以压制人才为业喻人才之多表层意义( ) ----- 言外意( ) 品梅标准:(曲、欹、疏)-------- (人才)(封建统治的帮凶)(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标准:
奴才、庸才、歪才)文人画士-----------------鬻 梅者---------------梅---------------------疗梅的举动:(纵、顺、毁、
解、复、全) ------------------(破除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才自由发展)残梅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 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记梅议政思考讨论:作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吗? 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作者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托物言志,妙语双关。己亥杂诗(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盆 松
一样金色的种子,
一样绿色的生命,
恨不能成梁化栋,
却作这点缀的盆景。
成才也不能,
成灰也不能,
空有萧萧岭上情,
谁知我心中的不平?
试比较下面这首小诗和《病梅馆记》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都反映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相异:《病梅馆记》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比喻贴切,形象鲜明,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盆松》是一首咏物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直抒胸臆。 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夕。当时朝政日非、边事日紧,而举国上下却“人心混混”,用龚自珍自己的话说:朝廷无“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士”,田野无“才农”,工场无“才工”,街市无“才商”,甚至连“才偷”、“才盗”也没有。痛感于这种“衰世”之际才乏人庸的情形,胸怀大志而又无地施展的龚自珍只得仰天叹息,向苍天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希望打破这种“人才匮乏、万马齐喑”的局面。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和批判了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 游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梅花的共同点: 不同点:梅花生长环境:(陆词)
(毛词)梅花自身特点:(陆词)
(毛词)梅花形象:(陆词)
(毛词)思想感情:陆词:毛词:独于早春盛开,不与群芳争艳。驿外断桥边,风雨黄昏后。悬崖绝壁百仗坚冰前。寂寞独自愁无意争春任群芳妒。俏丽报春不争春烂漫花丛中笑。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失意士子。威武不屈 乐观向上 革命先驱。在投降派排斥打击下,抱负不能施展的孤独寂寞。面对困难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