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病梅馆记龚自珍“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文字狱 公元1711年,有人告发,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里,对南明政权表示同情态度,又用了南明的永历帝的年号,就下令把戴名世打进大牢,判了死刑。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 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这时候,庄廷鑨已死去,朝廷下令,把庄廷鑨开棺戮尸,他的儿子和写序言的、卖书的、刻字的、印刷的和当地官吏,被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这个案件,一共株连到七十多人。 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八股文
文章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股者,对偶之名也。 清朝一篇状元考卷赏析 (八股文) 试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承题)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 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起讲)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提比)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出题)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 (二小比)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中比)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过接)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祇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后比)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束股) 半个世纪来,清朝的统治到道光时期已腐败不堪,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则表现为一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学者们纷纷钻进故纸堆,不涉世事。社会危机的日益深重,使一批具有进步观念的思想家从考据训诂的圈子中挣脱出来,他们 提倡“经世致用”,并大胆指出造成这种黑暗现实的根源就是清朝统治者。 简介作者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内政,抵制外国侵略,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对以后的康梁维新运动有重要影响。他和林则徐、魏源是好朋友。 龚自珍的诗歌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热烈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以《己亥杂诗》为代表。 散文则多抒发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见解,辞文旨远,不拘一格,《病梅馆记》即属此例。 被奉为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 “三百年来第一流, 飞仙剑客古无俦”. —柳亚子 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 “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 。 — 梁启超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义) 梅----
病梅-----
文人画士---
品梅标准:(曲、欹、疏)------ (人才)(遭摧残、压抑的人才)(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标准:
奴才、庸才、歪才)摧残梅的手段:
(绳、夭、病、斫、
删、锄、养、遏)摧残梅的后果:
(皆病、祸烈)(束缚人才思想、
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 扼杀新生力量)(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疗梅的措施:
购、泣、疗、贮、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
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
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
誓、必、甘、穷 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本文表达了渴望自由,甘受垢厉、奋力改变现实的无畏精神。文言知识整理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名作动,约束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使动用法,
使……病,损伤。
夭其稚枝夭.使动用法,
使…---早死,摧折词类活用 锄其直锄,名作动, 锄去,铲 除。纵之顺之顺,使动用法 ,理顺。必复之全之复,使动,复原。 全, 使动,健全。 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而江浙之梅皆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君之病在肌肤 一词多义(损伤)(显出病态)(病残)(有病态)(困苦疲劳) (疾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吾业是有年矣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业(职业) (基业) (功业)(职守)(从事某项职业) (学业)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竭尽,用尽)(尽)(走尽)(生活贫苦)梅以曲为美
以绳天下之梅
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以梅之欹之疏之曲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之
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一、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二、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三、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四、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具体分析“托物言志” 的手法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 己亥杂诗(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之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完成书后其余练习。
(2)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
其人其文。 课后作业 被苏东坡形容是“玉雪为骨冰为魂”的梅花,是百花中最早开放的。毛泽东说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陆游说它“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梅花悄然开时,傍深山,临冰河,清香幽雅,暗香沁细,伴雪迎风,独占花魁。寒夜中,暮色里,带给驿路上饱受苦寒的人们一缕清淡的快乐和慰籍。梅以韵胜,以格高,品为上。自古以来,孟浩然踏雪寻梅,林和靖梅妻鹤子,更传为佳话。 道不尽梅花的冰姿玉骨,爱之深梅花的雪月精神。悄然之间,一份孤高;默然之间,一份清秀;谈笑之间,一份不群;无心之时,一份飘逸轻芳,淡情,洗却的是万古的凡尘,荡涤的是红颜的纯真,寻到 的是那淡雅绝俗的出尘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