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人。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变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力求挽救危局。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因此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最后弃官回乡,但他的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述丰富,有300多篇,诗词近800首,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他的诗词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作品收集在《龚定庵全集》。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力主废科举、爱真才、禁鸦片、抗外侮、重农业、倡平等。他一生屡遭排挤打击,最后被迫弃官回乡,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暴卒于云阳书院,年仅49岁。龚自珍 写作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 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八股文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文字狱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百花谁敢雪中开,梅花独领天下春”。严冬早春时节,素有“花魁”之称的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绽开、暗香浮动、冠领群芳。每到赏梅时节,华夏何处是探梅佳处? 历代探梅何处佳邓尉之梅龙蟠之梅梅园之梅西溪之梅卜算子 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元·王冕墨梅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未可明诏大号以绳
天下之梅也绳,名词,用作动词,
约束以夭梅病梅为业
以求钱也病,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病,损伤。
夭其稚枝夭.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早死,摧折词类活用 注意词语的用法——1、未可明召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约束 名词作动词2、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笔直的梅 形容词作名词3、夭其旁枝使---弯曲 形容词使动用法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 形容词作动词锄其直锄,名词用作动词, 锄去,铲 除。
纵之顺之顺,动词的使动用法 理顺。必复之全之复,动词的使动用法,
复原。 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健全。
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而江浙之梅皆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君之病在肌肤 一词多义(损伤)(显出病态)(病残)(有病态)(困苦疲劳) (疾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吾业是有年矣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业(职业) (基业) (功业)(职守)(从事某项职业) (学业)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竭尽,用尽)(尽)(走尽)(生活贫苦)(一) 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中的有人审梅标准是什么
有何寓意
(2)、产生病梅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
造成什么样的 后果(1)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这几句话深刻寓意: 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指出了统治阶级选人、用人的标准。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当政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奴才。
(2)文章的最后一段该怎么理解 面对肆意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黑暗
社会现实,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解放
人才的主张, 并且发誓要不顾一切来“疗
梅”,作者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作者的能力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所以他最后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比较下面三个“病”字的意思和用法:
A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B 而江浙之梅皆病。
C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形容词 有病的
动词,呈病态使动用法,使梅呈病态分析三句内容上的关系: 江浙之梅皆病→辟病梅之馆→买梅贮之、疗之→原因:文人画士授意制造病梅→社会悲剧 文人画士制造病梅的手段:
满足文人画士孤癖之瘾1、未可明召大号2、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3、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因此: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梅花的病态表现是什么?曲、欹、疏象征着人格的扭曲和缺损。致梅获病的手段有什么?斫直、删密、锄正象征着对人的精神的压迫摧残和控制。作者疗梅的方法是什么?纵之顺之,毁其盆,埋于地,解其棕缚寓含解放精神,还人格以独立和自由的思想作者疗梅的困难和态度是什么?困难:1、 文人画士的诟厉
2、 暇日和闲田无多态度:置诟厉于度外,只叹息暇日闲田无多,决心将疗梅的事业进行到底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鬻梅者助纣为虐
蠢蠢求财者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夭梅病梅之罪魁祸首?由“梅”看社会与人才:
他生活在一个病入膏肓的社会,大凡一个国家或制度濒临瓦解时,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也多是颓靡的畸形的,呈现整体的人格缺损,丧失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品格,从而也失去了创造力乃至生命力。让作者忧心忡忡的是这种病态人格是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沉默。更让作者焦虑的是这样的病态人格还在通过完整的社会运行机制源源制造。有人有病态的人才要求,有人授意社会满足这种要求,有人不遗余力地根据病态需求制造病态人格。灾祸在不断蔓延,危机在加深,这是时代的悲剧。为此作者摇起了呐喊大旗,并押上了自己的后半生。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 “托物言志” 的手法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 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 ”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 表层意--------------言外意(象征义) 梅-------------------------
病梅----------------------
文人画士-----------------
品梅标准:-------------
(曲、欹、疏)
疗梅的举动 ---------------
恢复梅的自然本性 ---- 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人才遭摧残、压抑的人才封建统治者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破除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才自由发展要求个性解放,呼唤健康人才的心情记病梅之因:曲、欹、疏之举:斫、养、删、
夭、锄、遏
之果:江浙之梅皆病统治者的用人标准摧残、扼杀人才人才受害之惨痛人才遭扼杀破除人才的束缚
恢复人才的本性拯救人才的坚定信念托物言志(1)泣梅:三日疗梅:纵、顺、毁、埋、
解、复、全 贮梅:穷予生之光阴 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极大愤慨,强烈呼吁政治改革和个性解放。思考题: 请你谈谈古今在人才培养上的“病梅”现象?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