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时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2HCl(g);△H=﹣184.6kJ/mol
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
C.2H2(g)+O2(g)=2H2O(l);△H=﹣571.6kJ/mol
D.CO(g)+O2(g)=CO2(g);△H=﹣283kJ/mol
3.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H=﹣44.0 kJ/mol B.2HI(g)═H2(g)+I2(g)△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4.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充分反应
5.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通过实验测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化学反应B.石墨一定没有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具有能量一定比石墨高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
8.关于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184.6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kJ
C.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kJ21cnjy.com
9.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www.21-cn-jy.com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10.已知在1×105Pa、298K的条件下,2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1·c·n·j·y
A.H2O(g)═H2(g)+1/2O2(g)△H=242 kJ/mol
B.2H2(g)+O2(g)═2H2O(l)△H=﹣484 kJ/mol
C.H2(g)+1/2O2(g)═H2O(g)△H=242 kJ/mol
D.2H2(g)+O2(g)═2H2O(g)△H=﹣484 kJ/mo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15分)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3)判断H2+Cl2=2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21·世纪*教育网
12.(15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2-1-c-n-j-y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21*cnjy*com
13.(15分)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来源:21cnj*y.co*m】
(1)用20g NaOH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 kJ的热量.
(2)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 kJ的热量.
(3)用1.00L 1.00molL﹣1醋酸溶液与2.00L 1.00molL﹣1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理由是 .
14.(15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分析】
A.根据火力发电的特点和实际来分析;
B.根据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来分析;
C.根据煤脱硫的原理和作用来回答;
D.根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以及甲烷燃烧的特点来回答.
【解答】
A.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故B正确;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答案】A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2HCl(g);△H=﹣184.6kJ/mol
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
C.2H2(g)+O2(g)=2H2O(l);△H=﹣571.6kJ/mol
D.CO(g)+O2(g)=CO2(g);△H=﹣283kJ/mol
【分析】从燃烧热的定义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解答】
A.氢气与氯气反应不是与氧气反应,燃烧热是指与氧气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不等于燃烧热,故A错误;
B.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B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中H2的物质的量不为1mol,热化学方程式中△H不等于燃烧热,故C错误;
D.符合燃烧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3.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H=﹣44.0 kJ/mol
B.2HI(g)═H2(g)+I2(g)△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分析】
A.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
B.吸热反应△H为正;
C.不知道断键吸收的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
【解答】
A.△H为负,该过程为放热过程,但是这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H为正,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只知道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无法求出反应热,故C错误;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4.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充分反应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A.天然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5.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通过实验测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化学反应 B.石墨一定没有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具有能量一定比石墨高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分析】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解答】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故A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金刚石的能量高,故C正确;
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分析】根据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
【解答】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硝酸;③稀醋酸,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的电离吸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所以△H1<△H2<△H3;
故选B.
【答案】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焓变是指1 g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
【分析】
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
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
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
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分析.
【解答】
A.焓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焓的差值,不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
B.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H<O,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吸热△H>O,故B错误;
C.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才能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依据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H<O,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8.关于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184.6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kJ
C.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D.在25℃、101kPa时,1mol气态H2和1mol气态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kJ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指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反应生成特定状态的物质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据此分析.
【解答】热化学方程式指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反应生成特定状态的物质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AB没有温度压强,方程式的系数不能表示分子数,故AB错误,C正确.
故选C.
【答案】C
9.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分析】
A.焓变小于零,则反应是放热反应;
B.根据焓变的影响因素来回答;
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来回答;
D.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纯物质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
【解答】
A.反应的△H=﹣5800kJ/mol,即焓变小于零,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焓变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量的多少以及物质前面化学计量数的大小,故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故C正确;
D.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纯物质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kJ/mol,故D错误.
故选D.
【答案】D
10.已知在1×105Pa、298K的条件下,2mol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1/2O2(g)△H=242 kJ/mol
B.2H2(g)+O2(g)═2H2O(l)△H=﹣484 kJ/mol
C.H2(g)+1/2O2(g)═H2O(g)△H=242 kJ/mol
D.2H2(g)+O2(g)═2H2O(g)△H=﹣484 kJ/mol
【分析】
A.水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
B.是生成水蒸气,而不是液态水;
C.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所以H2(g)+1/2O2(g)═H2O(g)△H=﹣242kJ/mol2mol氢气;
D.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
【解答】
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有:H2O(g)=H2(g)+1/2O2(g)△H=+242kJ/mol,+号不能省略,故A错误;
B.是生成水蒸气,而不是液态水,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B错误;
C.放热而不是吸热,所以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所以H2(g)+1/2O2(g)═H2O(g)△H=﹣242kJ/mol,故C错误;
D.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4kJ/mol,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15分)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3)判断H2+Cl2=2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分析】
(1) 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应该是断裂1 mol H—H键与1 mol Cl—Cl键吸收的能量之和。(2)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2×431 kJ=862 kJ。(3) 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放出的总能量。
(4) 反应放热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答】
(1) 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应该是断裂1 mol H—H键与1 mol Cl—Cl键吸收的能量之和,即436 kJ+243 kJ=679 kJ。(2)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2×431 kJ=862 kJ。(3) 由于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放出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放热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 由于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放出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放热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
(1)679 kJ (2)862 kJ (3)放出 (4)>
12.(15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分析】
(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2)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解答】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增加,放出的热量偏高,但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 0.50mol/L的盐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偏小;
(3)不相等;相等;
13.(15分)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1)用20g NaOH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 kJ的热量.
(2)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 kJ的热量.
(3)用1.00L 1.00molL﹣1醋酸溶液与2.00L 1.00molL﹣1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3kJ,理由是 .
【分析】根据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生成1molH2O放出热量为57.3kJ,然后根据水的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求出热量即可;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时会吸收热量分析.
【解答】
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生成1molH2O放出热量为57.3kJ,
(1)20gNaOH即0.5mol氢氧化钠配成稀溶液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0.5mol,和足量的酸之间反应会生成0.5mol水,所以放出热量为0.5×57.3kJ=28.65kJ,
故答案为:28.65;
(2)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可得0.2molH2O,所以放出的热量为57.3kJ×0.2=11.46KJ,
故答案为:11.46;
(3)醋酸的物质的量n=cv=1mol/L×1L=1mol,NaOH的物质的量n=1mol/L×2L=2mol,醋酸完全反应,生成水约是1mol,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含1mol CH3COOH的稀醋酸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故答案为:小于;醋酸的电离过程吸热.
【答案】
(1)28.65;
(2)11.46;
(3)小于;醋酸的电离过程吸热.
14.(15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
(1)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计算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2)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求出中和热,以此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
(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故答案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3)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 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热量少,放出的热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即N2(g)+3H2(g)=2NH3(g)△H=﹣92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答案】
(1)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3)N2(g)+3H2(g)=2NH3(g)△H=﹣92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