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时同步练习(解析卷+原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3.1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时同步练习(解析卷+原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8 10:21:15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u?????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非电解质;还要注意不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包括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
【解答】
A、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钾属于盐,是化合物,是电解质,故B正确; C、氯化镁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B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D.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分析】【出处:21教育名师】
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B.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C.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D.电解质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关系,与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有关;
【解答】
A.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说明氢氟酸只能部分电离,因此HF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 D.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在溶液中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所以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C
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滴定HCl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 C.在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D点溶液中:2c(Na+)=3c(Cl-) 【分析】
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HCl是强电解质,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体积增大,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当完全反应式离子浓度最小,继续加入NaOH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根据图知,曲线②代表0.1mol/L NaOH溶液滴定HC1溶液的滴定曲线,曲线①代表0.1mol/L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据此分析.
【解答】
A.由分析可知,曲线①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故A错误; B.A点溶液中c(Na+)=0.05mol/L,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H+)=c(Na+)=0.05mol/L,故B错误; 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C点溶质为NaCl,A点溶质为醋酸钠,促进水电离,B点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和NaOH,NaOH会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在相同温度下,水电离的c(H+):B<C<A,故C错误; D.定量分析可知,D点溶液中,c(Na+)=1.5c(Cl-),即2c(Na+)=3c(Cl-),故D正确; 故选D.2-1-c-n-j-y
【答案】D
4.在1L 1mol/L的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 NH3分子??????? ?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NH4+、NH3?H2O之和为1 mol? D.含NH3?H2O 1mol 【分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该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1mol/L×1L=1mol,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含N元素的微粒有NH3、NH4+、NH3?H2O,结合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
该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1mol/L×1L=1mol,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含N元素的微粒有NH3、NH4+、NH3?H2O, A.根据以上分析知,该溶液中含有N元素的微粒有多种,所以n(NH3)<1mol,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的含N元素的微粒有NH3、NH4+、NH3?H2O,所以n(NH3)+n(NH4+)<1mol,故B错误; C.溶液中存在的含N元素的微粒有NH3、NH4+、NH3?H2O,根据物料守恒得n(NH3)+n(NH4+)+n(NH3?H2O)=1mol,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知,该溶液中含有N元素的微粒有多种,所以n(NH3?H2O)<1mol,故D错误; 故选C.21·cn·jy·com
【答案】C
5.常温下,有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氨水、④NH4Cl溶液各25mL,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关于上述四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B.①、②中粒子浓度关系均符合:c(Na+)+c(H+)=c(OH-)+c(HCO3-)+2c(CO32-) C.将③、④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c(NH3?H2O) D.向③、④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③=④ 【分析】2·1·c·n·j·y
A.两溶液都促进了水的电离,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B.溶液中一定满足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C.③氨水、④NH4Cl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 D.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后,③为氯化铵溶液,④为氯化铵和氯化氢的混合液,④中氯化氢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
【解答】
A.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则水的电离程度:①>②,故A错误; B.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中都满足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故B正确; C.③、④混合,所得溶液的pH>7,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该溶液中:c(NH4+)>c(NH3?H2O),故C错误; D.向③、④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③为NH4Cl溶液,④为NH4和HCl的混合液,④中HCl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NH4+的水解,在溶液中c(NH4+):③<④,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
6.常溫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为b.则b=a+1 B.CH3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c(CH3COOH)>c(CH3COO-)>c(H+)>c(Na+)>c(0H-) C.常温下.将pH=3的H2SO4和pH=11的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 D.常溫下,浓度均为O.1mol?L-1的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①>② 【分析】
A.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 B.如含有少量醋酸钠,则可满足; C.如为强碱,溶液呈中性,为为弱碱,反应后呈碱性; D.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c(H+)、c(0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解答】
A.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为b.应为b<a+1,故A错误; B.如含有少量醋酸钠,溶液呈酸性,可满足c(CH3COOH)>c(CH3COO-)>c(H+)>c(Na+)>c(0H-),故B错误; C.如为强碱,溶液呈中性,为为弱碱,反应后呈碱性,则不能为酸性,故C错误; D.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c(H+)、c(0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因醋酸为弱酸,则水的电离程度③>①>②,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7.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熔化时不能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分析】
部分电解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只要证明电解质部分电离就说明该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熔化时不导电的物质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如:只含共价键的强电解质硫酸,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如硝酸、一水合氨等,故B错误; C.水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C错误; D.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说明电解质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8.c(O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若稀释后两溶液的c(O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B.m=n????C.m<n????D.不能确定 【分析】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有利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因一水合氨是弱碱,加水后反应正向进行,氨水电离度增加,加水后,氢氧根离子浓度在减小的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而氢氧化钠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加水后,氢氧根离子浓度只是在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要使稀释后两溶液pH值相同,则氨水的体积比氢氧化钠的体积要小,就必须使m<n. 故选C.
【答案】C
9.电解水时,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以增强导电性,下列物质中不宜加入的是(  ) A.Na2SO4???B.NaOH????C.HCl?????D.H2SO4 【分析】www.21-cn-jy.com
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阳极OH-放电,阴极H+放电,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不能放电,以此来解答.www-2-1-cnjy-com
【解答】
A.加入Na2SO4时,仍然为阳极OH-放电,阴极H+放电,实质还是电解水,且增强了溶液的导电性,故A不选; B.加入NaOH时,仍然为阳极OH-放电,阴极H+放电,实质为电解水,还增强的溶液导电性,故B不选; C.加入HCl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不宜加入HCl,故C选; D.加入H2SO4时,仍然为阳极OH-放电,阴极H+放电,实质为电解水,且增强的溶液导电性,故D不选; 故选C.【来源:21cnj*y.co*m】
【答案】C
10.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25℃时,NH3+NH3?NH+NH,NH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 B.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 C.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 D.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影响液氨离子积常数的因素及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判断.
【解答】
A、虽然加入NaNH2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2-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知,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A错误; B、虽然加入NH4Cl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4+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知,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B错误; C、由电离方程式知,NH4+与NH2-的离子平衡浓度相等都为1×10-15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为 K=c(NH2-)c(NH4+)=1×10-30,故C错误; D、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2Na+2NH3=2NaNH2+H2↑,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①NaCl ②CO2 ③NH3?H2O ④Cu ⑤HCl ⑥NaOH ⑦酒精 ⑧H2O ⑨NaCl溶液 ⑩NH3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______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______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 ; (4)能导电的是 ______ .  21*cnjy*com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 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金属或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溶液或熔融态物质能导电,根据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
(1)NaCl、HCl、NaOH是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①⑤⑥; (2)NH3?H2O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NH3?H2O?NH4++OH-,NH3?H2O是弱碱,是弱电解质,H2O不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 故答案为:③⑧; (3)酒精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的,为非电解质;氨气的水溶液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一水合氨电离出的,不是氨气电离出的,因此氨气为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②⑦⑩; (4)金属铜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NaCl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 故答案为:④⑨.
【答案】(1) ①⑤⑥;(2) ③⑧;(3) ②⑦⑩;(4) ④⑨
12.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回答).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3)当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4)当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分析】
(1)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这三种酸,酸的元数越多、酸的酸性越强,氢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则pH越小;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中和NaOH的能力与酸的元数成正比; (3)当c(H+)相同时,酸的电离程度越弱,酸的浓度越大,酸的电离程度相同时,酸的元数越大其浓度越小; (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同的酸与足量的相同金属反应时生成氢气的量与酸的物质的量与元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为易错点.
【解答】
(1)硫酸为二元强酸,盐酸为一元强酸,醋酸为一元弱酸,则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氢离子浓度越大,其溶液的pH越小,所以pH大小顺序是c>a>b, 故答案为:b>a>c;c>a>b;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中和NaOH的能力与酸的元数成正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硫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最大,醋酸和盐酸都是一元酸且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中和NaOH的能力大小顺序是b>a=c,故答案为:b>a=c; (3)盐酸是一元强酸完全电离,硫酸是二元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H+]相同时,醋酸浓度最大,硫酸的浓度最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故答案为:c>a>b; (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 故答案为:c>a=b.
【答案】(1) b>a>c;c>a>b;(2) b>a=c;(3) c>a>b;(4) c>a=b
13.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1
K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1)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2)请根据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比较酸陛:H2SO3 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H2CO3.某同学设计实验比较两者的酸性: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量两溶液的c(H十).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______ (3)请用Na2CO3,H2SO4两种溶液,设计方案证明H2S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 操作方法: 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 .21cnjy.com
【分析】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解答; (2)根据亚硫酸和碳酸的K1比较二者的酸性强弱;H2SO3和H2CO3均属于二元酸,要想通过比较二者的pH来验证二者的酸性强弱,必需使二者的浓度相同,但是SO2和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饱和溶液其浓度显然不相等(因为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3)利用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设计实验.21·世纪*教育网
【解答】
(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故答案为:;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亚硫酸的K1可以碳酸的K1,则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H2SO3和H2CO3均属于二元酸,要想通过比较二者的pH来验证二者的酸性强弱,必需使二者的浓度相同,但是SO2和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饱和溶液其浓度显然不相等(因为二者的溶解度不同),所以该实验设计不正确, 故答案为:大于;用于比较pH的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3)亚硫酸的酸性大于大于碳酸,将碳酸钠溶液滴入亚硫酸溶液中会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可证明二者酸性大小, 故答案为:向盛有亚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试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答案】(1) ;(2) 大于;用于比较pH的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3) 向盛有亚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试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14.25℃时,有0.01mol?L-1的醋酸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达平衡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多少?(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75×10-5) (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中的c(H+)、c (CH3COO-)、c (CH3COOH) 是否又发生变化?电离常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21教育网
【分析】
(1);? (2)c(H+)=;? (3)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注意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21*cnjy*com
【解答】
电离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商,即,
答: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C(H+)==mol/L=4.18×10-4mol?L-1, 答:达平衡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4.18×10-4mol?L-1; (3)向醋酸中加入盐酸,氯化氢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溶液中c(H+)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则c (CH3COO-)减小,c (CH3COOH)增大,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答: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c(H+)增大,c (CH3COO-)减小,c (CH3COOH)增大;电离常数不变,因为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
【答案】
(1); (2)c(H+)=4.18×10-4mol?L-1; (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c(H+)增大,c (CH3COO-)减小,c (CH3COOH)增大;电离常数不变,因为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时练习 解析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u?????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21cnjy.com
2.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D.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21·cn·jy·com
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曲线①代表滴定HCl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 C.在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D点溶液中:2c(Na+)=3c(Cl-)【出处:21教育名师】
4.在1L 1mol/L的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 NH3分子??????? ?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NH4+、NH3?H2O之和为1 mol? D.含NH3?H2O 1molwww-2-1-cnjy-com
5.常温下,有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氨水、④NH4Cl溶液各25mL,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关于上述四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B.①、②中粒子浓度关系均符合:c(Na+)+c(H+)=c(OH-)+c(HCO3-)+2c(CO32-) C.将③、④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c(NH3?H2O) D.向③、④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③=④ 21教育网
6.常溫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为b.则b=a+1 B.CH3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c(CH3COOH)>c(CH3COO-)>c(H+)>c(Na+)>c(0H-) C.常温下.将pH=3的H2SO4和pH=11的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 D.常溫下,浓度均为O.1mol?L-1的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①>②www.21-cn-jy.com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熔化时不能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21·世纪*教育网
8.c(O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若稀释后两溶液的c(O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B.m=n????C.m<n????D.不能确定2-1-c-n-j-y
9.电解水时,可以加入少量电解质以增强导电性,下列物质中不宜加入的是(  ) A.Na2SO4???B.NaOH????C.HCl?????D.H2SO4【来源:21cnj*y.co*m】
10.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25℃时,NH3+NH3?NH+NH,NH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 B.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 C.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 D.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版权所有:21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①NaCl ②CO2 ③NH3?H2O ④Cu ⑤HCl ⑥NaOH ⑦酒精 ⑧H2O ⑨NaCl溶液 ⑩NH3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______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______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 ; (4)能导电的是 ______ .2·1·c·n·j·y
12.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回答).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3)当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4)当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21*cnjy*com
13.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1
K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1)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2)请根据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比较酸陛:H2SO3 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H2CO3.某同学设计实验比较两者的酸性: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量两溶液的c(H十).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______ (3)请用Na2CO3,H2SO4两种溶液,设计方案证明H2S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 操作方法: 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25℃时,有0.01mol?L-1的醋酸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达平衡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多少?(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75×10-5) (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中的c(H+)、c (CH3COO-)、c (CH3COOH) 是否又发生变化?电离常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