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詹天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詹天佑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16: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阻挠、毅然、恶劣、泥浆、岔道口”等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2.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5 詹 天 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①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②“第一条”“完全”说明了什么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讲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③作者为什么首先描写京张铁路的重要地理位置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 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句导读:“阻挠”“要挟”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的强盗野心和蛮横、狡诈的侵略本性。]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段导读:这段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 ,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④一个中国的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miè)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句导读:这是外国报纸极端藐视中国的一句话。“还没有出世”指能修筑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现在根本没有。]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段导读: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计划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要挟,以及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国内外的反应。交代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⑤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计算。[⑥作者用了四个“哪里”,目的是什么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⑦从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的谈话中,你对詹天佑又有了怎样的了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 ,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句导读: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真实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家争气的坚定决心。]段导读:写詹天佑顶着种种压力,毅然地接受了任务,并开始勘测线路。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suì)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⑧这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⑨从詹天佑的行动中你对他又有了怎样的了解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句导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表现了詹天佑卓越的才干和高超的智慧。]段导读:写詹天佑是怎样设计、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⑩这个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 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你从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上感受到了什么 ]段导读:写詹天佑为了让火车爬上青龙桥附近的陡坡,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jùn)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miǎo)视 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国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①点明文章中心,引领全文,引起读者思考:詹天佑是一位怎样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干线:主要线路。和“支线”相对。
   ②重点句解析:过去的铁路都是由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可见意义之重大,开创了我国铁路历史的先河。  ③写京张铁路重要的地理位置,为一些帝国主义者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对我国进行掠夺的目的而争夺修路权埋下了伏笔。 要,这里读yāo,不读yào。
轰动:同时惊动很多人。
   ④重点句解析: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非常艰巨,再加上帝国主义者的百般阻挠和要挟,都给当时的中国人以压力,而詹天佑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敢于受命于危难之际,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始料不及,也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这句话显示出中国人民不怕外来压力,有志气、有能力修好京张铁路的爱国热情。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⑤詹天佑在这危难之际,毅然地接受了任务,表现了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周密:周到而细密。   ⑥开山、架桥、把陡坡铲平、把弯度改小,这些细节虽小,但詹天佑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说明了詹天佑工作认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⑦重点句解析: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表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经纬仪:测量角度用的仪器,由绕水平轴旋转的望远镜、垂直刻度盘和水平刻度盘等构成。  ⑧总分关系。  ⑨开凿居庸关隧道表现了詹天佑以身作则,艰苦奋斗,誓为国家作贡献的奉献精神。  ⑩设问。首先提出如何让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接着用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来回答。 折(zhé):转变方向。
   重点句解析: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难题。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藐视:轻视,小看。藐,小。
  重点句解析: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京张铁路的相关资料;詹天佑画像。
一 导语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 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认识了解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詹天佑,重温那段特殊历史,感受詹天佑的忠诚与智慧。
2.揭示课文题目:詹天佑。
3.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在修建中,因地制宜地运用“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难题,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大大缩短了工期。
  5.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3)交流学习不容易读的句子,要多读多体会。
2.再读课文。
(1)用“读了课文……,我知道……”的句式交流读课文后的感受。
(2)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3)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三 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1.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清政府自己修筑铁路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时,我感到……,因为……”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①请几位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
②老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开矿设厂,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政治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①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
②“要挟”是什么意思 (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清政府的什么弱点,强迫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 (帝国主义者利用清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清政府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3)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①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
②引导学生抓住“笑话”“轻蔑”等词理解。
  (4)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①指名交流感受。(由于自然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
②出示地形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那么,这些内容能否删去呢 为什么 (不能。这样交代了时代背景和修铁路的原因,更衬托出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小结课文
1.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1.教师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2.教师讲解修筑京张铁路那一部分时,让学生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为铺垫,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3.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语句幻灯片。
一 谈话引入,理清层次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地阻挠、要挟。当时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挺身而出。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快速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
3.交流: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
二 深入研读,感悟情感
1.研究“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
我们先来研究“勘测线路”,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2.交流品读重点语句。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①“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
  (2)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①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
②读了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
③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哪!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 (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①指名交流。(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主权。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就会得逞,我们中国的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②小结: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样说。
③比赛读,看谁能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3.研读“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1)过渡:通过刚才的研读,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2)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
(3)交流反馈。
①(学生上台画施工图)这种两端凿进施工法会有什么困难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难怪詹天佑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②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 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说明了什么
4.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又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火车是怎么爬陡坡的呢 (学生对照插图读课文,老师边动手演示边总结)
5.从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
三 总结延伸,想象写话
1.总结课文: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助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事实证实,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自豪,读出中国人的扬眉吐气。
3.想象写话: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时,会想些什么 请写下来。
4.交流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教师在讲解“人”字形线路时,让学生分组做游戏,模仿火车的行进方式,从中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3.如前面用时过多,可以在面对詹天佑的铜像说出你想说的话这一环节上,只分别找三名同学代表三个方面的人物发表见解。
詹 天 佑杰出、爱国
 修
京张铁路怀念一位伟人,传承一种精神
1.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筑路的条件非常恶劣。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
虽然……但是……
2.修改下面的病句。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竟然接受了任务。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2)为了寻找一条合格的线路,他常常指教当地的农民。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3.读故事,猜谜语。
从前,有个老农和孙子一起去锄地。后来,两人在地头的一棵大树下休息。为了解除疲劳,爷爷提议猜谜语。孙子急着要爷爷快点儿说出谜面。老农小时候读过几天私塾,当时的私塾先生常和学生一起对对子、猜谜语,有的谜语他至今记忆犹新。他略微想了想,便想起了教书先生曾给他猜过的一个物谜:
“忆当年,头戴彩色红缨帽,身穿罗衣数套。别人见了喜悦,自己也觉俊俏。不幸老年来到,衣帽被剥,悬空高吊。受尽风吹日晒,弄得皮干心燥。他日被放下,还不轻饶。打得骨肉分离,最终还不免到衙门走一遭。”
该锄地了,孙子还没猜出来。爷爷说:“你一边锄地一边好好儿想想吧!”
小朋友,你能猜出来吗 (玉米)
4.假如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京张铁路的修筑权被拱手送给了帝国主义国家,那本国的工程师包括詹天佑在内,怎样做才是爱国

詹天佑(1861~1919) 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号眷诚,字达朝,江西婺源人。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读中学时,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关于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方式,对我国加紧经济侵略。其中,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攫取了近1万千米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办厂开矿,掠夺我国的资源。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铁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筑铁路的清政府,在列强争夺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的修筑权,拱手送给外国。列强在我国投资修筑铁路,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为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把当今优秀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创造出先进的土木建筑工程,特设立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998年),该奖原名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本项大奖旨在奖励和表彰我国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该奖评选充分体现“创新性”(获奖工程在设计、施工技术方面应有显著的创造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标志性”(反映当今我国同类工程中的最高水平、最高知识性)、“权威性”(学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协同推荐与遴选)。
该项大奖是我国土木工程界工程技术方面的荣誉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委员会颁发,在建设部、铁道部及交通部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综合大奖若干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