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17: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会读写“泰然、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十指连心、怒目圆睁”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4.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2.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①“流连忘返”写出了什么 ]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段导读:写“我”小时候因没钱却酷爱读书,所以经常去书摊偷看书。这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偷看书的时候,羞愧不已 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瘦削 的脸。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他依然宽厚 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段导读:介绍书摊的主人以及“我”偷看书时羞愧不安的心情。如果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也就不会有那刻骨铭(mínɡ)心的两个耳光。段导读:写残疾青年的宽厚、善良是“我”继续偷看书的原因,因而引出下文的故事。这是一个过渡段。当时我正在读《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疼痛直锥我的心。我泪流不止。[句导读:“我”读《红岩》入迷,忘记了偷看书的羞愧和不安。]偶然抬头拭泪时,我瞥(piē)见 轮椅上的他正定定地看着我。“坐下慢慢看吧!”他说着指了指身旁的一个小凳子。[句导读: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残疾青年很关心“我”读书。]段导读:写残疾青年看“我”读书很投入,让“我”坐下来读。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 ,正要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身后有人揪住了我的衣领。我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然后,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的脸上。[句导读:善良的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知道残疾青年生活的艰难,忍痛打了“我”。]  “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 起来阻止我父亲,“孩子看书又不是坏事。”[②你从残疾青年的动作和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niè)嚅(rú),“是,是为其他事……”[句导读: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再加上“嗫嚅”一词,善良的父亲因“我”偷看书一事感到羞愧,难以启齿。]说罢,父亲夺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年轻人,拽着我走了。[句导读:“夺”“翻”“还给”“拽”几个连续的动作,把父亲的愤怒刻画得淋漓尽致。]段导读:第5~7自然段写“我”因为白看书被父亲打了两个耳光。 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③书页中的毛票是哪来的 父亲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段导读:写父亲往“我”看的书中夹了几张毛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和歉意。晚上,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 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段导读:写父亲告诉“我”可以扯马草换钱去看书。  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上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 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 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④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写“我”用扯马草换的钱再次读书,很兴奋。可是马草并不那么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段导读:写马草不好卖,“我”不去书摊看书。  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讲放学后“我”常常去残疾青年的书摊偷看书,遭到父亲的教训,他让“我”扯马草换钱看书。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经过书摊时,坐在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 攥(zuàn):握。
”我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⑤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残疾青年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 快把马草提进去!”[句导读:“茫然”这一细节刻画很真实地说明碧云没有明白哥哥的意思,于是他才“命令”,善解人意的碧云配合着哥哥,善意的谎言已经开始了。]姑娘接过我的马草,提进了里屋。段导读:这几段写青年买了“我”的马草,让碧云提进里屋。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⑥如何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 ]“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段导读:写“我”离开书摊前,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⑨这段话写出了什么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第三部分(第19~27自然段):讲“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内心充满了感激。
  ①“流连忘返”写出了“我”酷爱读书的程度。也正因为“我”在书摊前流连忘返的情景打动了残疾青年,这是他一直帮助“我”,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原因。 不已:不停止;没完没了。已,停止。
  瘦削(xuē):形容身体或脸瘦得像被削过一样。
  宽厚:对人宽容厚道。
  瞥见:一眼看见。瞥,很快地看一下。
  尴尬(ɡānɡà):(神色、态度)不自然。
挣(zhēnɡ)扎:尽力支撑。
   ②朴实的语言和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残疾青年的善良和宽厚。  ③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书里的。父亲知道,青年是靠摆书摊养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和歉意。 毛票:角票,即以角为单位的纸币。
   ③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书里的。父亲知道,青年是靠摆书摊养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和歉意。 攥(zuàn):握。
泰然:形容心神安定、不在意的样子。
  ④重点句解析:“攥着”“立即”“奔向”几个词描写“我”拿到钱后急忙去书摊看书的动作,写出了“我”渴望读书的迫切心情;“泰然”“从容”描写了“我”看书时的心境,这次看书不同于以往的偷看,这次是用自己扯马草换来的钱看的,所以内心踏实、镇定、兴奋。  泰然:形容心神安定、不在意的样子。  ④重点句解析:“攥着”“立即”“奔向”几个词描写“我”拿到钱后急忙去书摊看书的动作,写出了“我”渴望读书的迫切心情;“泰然”“从容”描写了“我”看书时的心境,这次看书不同于以往的偷看,这次是用自己扯马草换来的钱看的,所以内心踏实、镇定、兴奋。巴不得:迫切盼望。
   ⑦这句话在文中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既是残疾青年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表现了青年的善解人意和善良、宽厚的美好品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3.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搜集的相关事例,课件。
一 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请学生理解“欺骗”的含义。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是仅仅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文题目: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欺骗”
二 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 各自的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扯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自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 各自的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青年让妹妹把马草提进屋时说的;第三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三次的意思不同,第三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的时间而饿着那匹马。而第一、二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那匹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是为“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 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使“我”能继续看书才有了这个故事。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心灵。
三 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1)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 此时,他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 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他为什么急了
  (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当“我”走进后院后,看到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了吗 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①请大家把句子再读一读,看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说明了什么
②“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一匹马。现在“我”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的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请大家读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3.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 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残疾青年生活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4.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的
课下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四 总结
课文写残疾青年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吗
五 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我扭头冲了出来……
  1.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分小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小组相互提问解答。
2.设计一个好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时写上自己的体会。”
3.设计小练笔让学生练习续写。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由分说               例:刻骨铭心             
2.选词填空。
    泰然   张皇   茫然
(1)我(    )地回过头来,看见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
(2)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    )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
(3)他盯着姑娘(    )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 ”
3.修改下面的病句。
(1)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表演文艺节目。
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都在表演文艺节目。
(2)下雨了,妈妈嘱咐我上学时要带上雨具和雨靴。
快下雨了,妈妈嘱咐我上学时要带上雨具。
(3)商店里有毛巾、床单、香皂、洗发液,还有日用百货。
商店里有毛巾、床单、香皂、洗发液等日用百货。
4.你如何理解文中的“看书又不是坏事”

5.善意的谎言被揭穿了,“我”以后还会去看书吗 展开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
许申高 中国作家。主要从事小小说、散文的创作。1990年毕业于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中共党员。曾在莲花县南岭中学、莲花县教育局、中共莲花县委宣传部等工作过。自1987年发表第一首歌词以来,他共发表创作歌词300余首,被誉为“江西最有实力的青年词作家”之一。1996年开始,他由歌词转入现代散文创作,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文学报刊发表散文作品150余篇,并有作品被《青年文摘》、《禅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选载,《江西青年报》曾为其开辟过个人作品专版。有散文作品曾获萍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连续多年参加市、省“谷雨诗会”,并有诗入选《中国当代儿童诗选》《江西新诗派诗选》《百年中国新诗流派作品金库》等。文艺创作之余,他坚持新闻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发表各类新闻作品600余篇,有新闻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华东六省一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优秀奖”,多次被评为全市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一等奖,并先后被《消费日报》、《中国皮革》杂志、《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作品《别饿坏了那匹马》被收录到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马草 别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的全草。功效解毒杀虫。性平,味淡,无毒。分布广东、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