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用心灵去倾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用心灵去倾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17: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2
 用心灵去倾听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 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有一天,我听到妈妈叫她的名字:“问讯处 。”我记住了妈妈拨的号码:105。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我终于和“问讯处”说话了。那天,我一个人在家。我乘机偷偷从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锤子,兴高采烈地拿着它到处乱敲,一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受伤的手指很快肿了起来。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句导读:砸伤手指的“我”孤独无助。]我飞快地跑上楼,拿起电话听筒,拨了“105”,对里面说:“问讯处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①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我”为什么会放声大哭 ]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段导读:第3~5自然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 ”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然后她让我把冰块倒 进厨房的水槽(cáo)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我照着做,手指立刻不疼了。我想,这一定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段导读:这段写“我”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 从那以后,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③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我告诉她我叫汤米,我也知道了她的真名:苏珊(shān)。“问讯处”是召唤她的密语。段导读:这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了苏珊。段导读:这段写金丝雀的死让“我”很难过。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 ”我问,“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 ”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④从苏珊的解释中,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 ]我相信苏珊的话,我想可爱的小鸟的确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幸福地歌唱。段导读:第9~11自然段写金丝雀死了,苏珊给“我”安慰。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长大以后,我离开了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⑤为什么“我”称苏珊为“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段导读:长大后的“我”非常想认识这位“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终于有一天,我出差 经过故乡小镇。我拨通了“问讯处”,试着联系苏珊。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 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我们一起大笑起来。我对她讲了这些年来我的情况,并告诉她,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通话中,我对苏珊说,我会再来这里,那时我会多待几天,我想见她。段导读:第13~19自然段写“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并通过电话诉说各自的感受。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小镇。“请找苏珊。”拿起电话,我立即拨通了“问讯处”,“告诉她我是汤米。”  “对不起,先生。”那个女人说,“苏珊两周前去世了。最近她身体很不好,一直只上半天班,直到最后一天……我们都非常想念她。[句导读:省略号表示说话的断续,可以突出接电话的人情绪低落。]哦,等等,您说您是汤米 ”“是的,小姐,我是汤米。”“苏珊给你留了一张纸条,稍等一下……她说你会明白的。”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⑥苏珊为什么这样给“我”留言 这句话与前面的哪句话相互照应 ]  第四部分(第12~25自然段):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知识点详解 着(zháo)迷:入迷。
  问讯处:可以询问信息的机关。讯,询问。  ①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家里没有人”,“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听到苏珊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于是放声大哭。这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而激动、幸福的哭。 倒(dào):反转或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②过渡句,承上启下。  ③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这句话通过朴实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苏珊非常有爱心。 ④重点句解析: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呢 苏珊采用了一种美好的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通过苏珊的语言,我们感受到她的善良、乐观。  ⑤重点句解析: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帮助,“我”痛苦时给“我”安慰。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苏珊的感激和依恋。 差(chāi):被派遣做的事。不要读成chà。
 ⑥重点句解析:“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句话显然是苏珊为了化解由于自己的去世给“我”带来的悲痛而留下的,她希望“我”快乐地生活,不要因为她的离去过分伤心。这句话又一次表现出苏珊慈母般善良美好的品质。“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幻灯片。
一 谈话导入
1.生活贫困的桑娜夫妇,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编织善意的谎言,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文题目: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 (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 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 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不顺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把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朗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引导学生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 能给大家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 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话务员,在“我”还没有见到她时,“我”已把她当作——第二个母亲(学生说)。
(1)出示句子: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呀!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3)学生交流感受。
(4)话务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 (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子,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呢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在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 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 (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地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            
5.交流练笔。
四 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文题目——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赞美世间美好心灵的文章。但要让学生体会出这种美好,实属不易。文章只写了“我”和苏珊之间交往的几件小事,而且并不怎么明显。发现可以围绕课文的第17、18两个段落来展开,一方面苏珊所做的一切对“我”多么重要,明确“一切”包括哪些事情,“重要”又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我”的电话使苏珊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这个“幸福”又体现在哪里 要让学生明白: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人情同手足,别人就会待你亲如兄弟。
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直……直到……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兴高采烈)
(2)阴云密集,布满天空。指雨雪前的征兆。(乌云密布)
(3)用白粉装饰,用玉砌成。多用来形容雪景。(粉装玉砌)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即使)是一点点错误,我们(也)不能放过它。
(2)(虽然)战士们渴得嗓子都冒烟了,(但是)谁也不去摘老乡的苹果吃。
(3)(因为)老人平静地鼓励,(所以)我的技艺渐渐有了提高。
(4)(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我(就)来不了北京。
3.问讯处有什么用途 作者后来是不是有占用公共资源和苏珊聊天的嫌疑 对此你怎么看 生活中有没有占用公共资源聊天的现象

问讯处 问讯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这些问讯处,为人们就医、乘车(船)带来很大的方便。学生对问讯处应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