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18: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储备、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3.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
1.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①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 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②这句话讲了什么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动作的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段导读:第4~6自然段写小松鼠喜欢吃方糖,还用亲昵的动作讨好“我”。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句导读:与前文照应,点明方糖是小松鼠叼走的。]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段导读:“我”发现了松鼠偷方糖的秘密。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 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④松鼠做了那么多的“坏事”,爸爸对它是怎样的态度 ]段导读:这一段讲爸爸对松鼠的宽容。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 地贮(zhù)存冬粮。一见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写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段导读:写“我们”把采来的一篮子蘑菇放在了窗台上。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⑤看到眼前的景象,作者为什么“哭笑不得” 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段导读:写松鼠把所有的蘑菇都晾在书房了。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⑥这几句议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第二部分(第12~15自然段):“我们”采来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 我们心里空落落的。[⑦松鼠失踪后,“我们”有什么感受 这句话表达了全家人怎样的心情 ]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cuān) 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cōnɡ)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 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了。唉,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句导读:作者的议论告诉我们,这是松鼠的天性所决定的,它不会因为家里不冷而改变自己的天性。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第16~20自然段):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知识点详解   ①交代松鼠跑进家来的前提条件。 橱柜:放置餐具的柜子。
   ②重点句解析: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满屋乱跑”“跳来跳去”,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小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而更多的是称赞。  ③重点句解析: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很明显,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小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这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灵活可爱,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储备:物资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应用。
  ④知道松鼠偷吃了糖,发现松鼠拿了“妈妈”的帽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
 ⑤作者看到松鼠把书房当成了晾晒场,书房内到处挂满了蘑菇。作者从未见过谁敢如此肆意地“破坏”书房,也没见过装扮得如此“有创意”的书房,再加上“松鼠起了个大早……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的猜想,让作者感受到了松鼠的调皮、可爱,所以面对眼前的场面哭笑不得。我们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作者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和宽容。 ⑥对调皮的小松鼠的宽容和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松鼠的几分喜爱,几分自豪。  ⑦重点句解析: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一家人的心里却“空落落”的,大家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蹿:向上或向前跳。
  垫窝:把柔软的东西铺在窝里。
 
  
1.掌握并理解“储备、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松鼠的习性介绍。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甲:小松鼠跑进“我”家里了,可以看出“我们”全家很喜欢它。
学生乙:小松鼠都跑进“我”家里了,我觉得它肯定特别有趣。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学生甲:松鼠千方百计地“储备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
学生乙:“我们”采来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
学生丙: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4.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松鼠像个小孩子一样可爱。
学生乙:我觉得松鼠挺顽皮的。
二 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如果你家里也有这样一只小松鼠,你会怎样对待它
学生甲:我会和它玩。
学生乙:我肯定会给它准备好吃的东西。
2.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松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与松鼠感情的句子。
  (1)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学生甲:松鼠“跳”到“我”的肩上,“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说明松鼠非常喜欢“我”,把“我”当成它亲密的伙伴。
学生乙:松鼠“咬我的耳朵”,可“我”一点儿也不生气,能看出“我”对松鼠的喜爱。
  (2)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学生甲:爸爸特别喜欢松鼠,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并没有责怪松鼠。
学生乙:爸爸“哈哈大笑”,看上去很高兴的样子,并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说明爸爸也很喜欢松鼠。
  (3)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 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学生甲:松鼠不见了,“我们”一家人到处去找,很着急。
学生乙: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一家人的心里还是“空落落”的,可见他们非常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
三 学习表达方法
1.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松鼠很喜欢“我们”,对“我们”一家人很信赖。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1)回忆《老人与海鸥》一课,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 (抓住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海鸥的动作来描写。)
(2)交流本课中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
学生甲:课文中描写了小松鼠的动作,表现了它喜欢“我”,“我”也喜欢它。
学生乙:作者讲了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出松鼠的可爱,表达了“我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学生丙:爸爸的话和“我”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2.讲一讲自己与小动物(或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1.本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教师可采用预习、自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互助的学习交流。此环节重在通过思维交流、朗读交流,启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2.教师课前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对课文的讲授要抓住一条主线,问题的设计要能统领全篇。
3.教师应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再放手些,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再大些。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可爱 喜爱之情
1.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
(1)松鼠整天在屋里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 松鼠从来没碰掉过一样东西。
松鼠虽然整天在屋里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但是从来没碰掉过一样东西。
(2)我们没有找到松鼠。 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松鼠,所以心里空落落的。
2.巧填对联。
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3.同样是偷吃糖,为什么爸爸对松鼠“网开一面” (结合备课资料,谈看法)

4.后来松鼠回到森林里,它会怎样向同伴们描述这次“历险”呢

斯克列比茨基 俄罗斯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松鼠 松鼠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森林。它的种群数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的丰歉。如果连续几年食物丰富,种群数量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松籽丰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帮结伙迁移来此落户,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数量剧增;如果这个地区松籽歉收,松鼠就要举家迁移另找栖息之处,导致该地区数量剧减。松鼠这种随着食物丰歉来决定种群数量的行为,实在是技高一筹,它不仅有助于种群繁衍而且还有利于种群广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其他动物,它们很喜欢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动,特别在清晨更为活跃,常常在树干和树杈间蹿来跳去,一会儿觅食,一会儿玩耍,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松鼠没有冬眠的习惯,但在数九隆冬的季节,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跃。特别是严冬刮风的天气出窝时间较短,通常上午9点半左右出来活动1小时至2小时;下午1点多钟再出来活动1小时至2小时,其他时间待在窝里不动。松鼠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天气怎么寒冷,它都不在窝里吃食,而是坐在树枝上,面向太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时而竖耳侧听,时而转动双眼环顾四周,举止滑稽,令人发笑。
你动了小松鼠的核桃吗
小松鼠辛苦储备过冬核桃,反被游客“窃取”。最近,北京东城区景山公园内,几只野生松鼠正忙碌着储备冬天的粮食。小松鼠们从树上摘下核桃然后埋入土中,以备冬天食用。没想到,最近几天,有人发现小松鼠们的食物被部分游客“窃取”。
生物学家早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让人类脸红的事实:人类越强大,物种越稀少。连小松鼠越冬口粮都不放过的,无论是出于占小便宜的惯性或者是恶作剧的创意,都足以看出我们对动物伙伴缺乏一种淳朴的悲悯。朱柏庐在《治家格言》里训诫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动物界的生态链也是这样一个个微妙平衡的艰辛环节,人类的任何恶意(甚至是无心)都可能引发动物世界翻天覆地的蝴蝶效应:一颗小松鼠越冬的核桃、一个小松鼠的命运、一个树林的生态、一个地区的环境……嬗变或者毁灭。
人在动物与自然面前是强大的,我们时常以“征服者”的姿势出现在世界面前——但,随着征服不断触及自然承受的底线,我们遭遇的困境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惯性思维上面,我们总是夸大着人类的能力,规避着世界的规律。城市里的宠物越来越多,但宠物是用来玩的,它不是人类的“伴侣”,而是“玩物”。此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中国办公室联合北京一些流浪宠物救助机构以及动物救助志愿者对北京市流浪宠物生存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得出“北京流浪宠物已超百万只”的“保守数据”。被豢养的动物多了,野生动物的命运就堪忧。人伦道德与公共道德虽有概念差异,但对社会文明的追求是一致的,对小动物冷血而漠然的人,估计也不会对同类热情而真诚。
据说在一些发达国家,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不可思议的,而且还很可能遭遇牢狱之灾,各色的《动物保护法》对动物宠爱得让我们简直要“笑话”。当道德的天空无法点亮一些什么的时候,制度设计的刚性就该做些兜底的工作了。很遗憾,一者,我们往往说自己地大物博,动物自然不缺一只松鼠;二者,我们的生命教育孱弱乏力,多批判血腥之残忍,却少讲血脉之温润;三者,往往以保护自己还没尽善尽美的理由,推卸对动物朋友的责任与义务。
网友说,这样的人应该赤身裸体着流放到原始森林去,看他抢得过谁;还有人建议,这样的人就应该下辈子投生做一棵核桃树,专门给小松鼠供应粮食的核桃树……也许,好在你我没有去那个公园抢小松鼠越冬的粮食,但是,身边的那些“类小松鼠们”,我们真的与它们和谐相处了吗 谁都不要忘记了:只有人类的地球,该是多么苍凉而寂寞!(《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