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读记“缘故、黯淡、消瘦、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要互爱互助,和睦相处。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24
金色的脚印两三天前,家里的佣(yōnɡ)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直到今天,不论喂什么,它都不吃。光秃秃的柞(zuò)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háo)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①这段文字描写了被捉的小狐狸及其周围的环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他想,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多可怜呀![②正太郎的联想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正太郎很可怜这只小狐狸。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佣人抓来一只小狐狸,正太郎很可怜它。 这天半夜,秋田狗汪汪地叫着,正太郎被惊醒了。爸爸、妈妈都睡得十分香甜。正太郎悄悄地爬起来,睁大眼睛看着仓房那边。[句导读:“悄悄地”“睁大眼睛”等词语表现了正太郎的细心和对事物的好奇之心。]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duō)哆嗦(suō)嗦的鸡。[③你是怎样理解大狐狸的举动的 ]秋田狗猛地扑过去,老狐狸迅速转身逃跑了。秋田狗向黑暗中追去。不大工夫,狗叫声就远了。[句导读:这句话说明狐狸爸爸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引出秋田狗的任务。]段导读:讲大狐狸为营救小狐狸,冒险使用了“调虎离山”之计。 这时,另一只老狐狸悄悄地出现了。小狐狸一见老狐狸,就不停地哼叫着,用鼻子蹭着老狐狸的身子。[④你从小狐狸“不停地哼叫”和“蹭”的动作中读懂了什么 ]它想跟老狐狸走,但是,刚迈出两三步就被铁链拽住了。这样反复了两次,老狐狸才发现了铁链。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⑤作者是怎样描写狐狸妈妈的行为的 ]段导读:讲狐狸妈妈乘机救助小狐狸。不知什么时候,把狗引出去的狐狸爸爸又回来了。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它们放哨。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惕 的叫声。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句导读:“挺得直直的”“放哨”“警惕”等词语表现了狐狸爸爸的聪明及对孩子深切的爱。]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段导读:讲大狐狸没有把小狐狸救走。后来,老狐狸再没来过。
“大概是觉得救不出小狐狸,死心了吧。不如早点给小狐狸解开铁链子,这个样子真可怜。”正太郎想。[⑥对正太郎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 ⑥“不如……真可怜”的心理描写,又一次写出了正太郎对狐狸的同情,表现了正太郎人性的善良。 奇怪的是,小狐狸虽然仍旧不吃东西,却在一天天长大。段导读:第8~10自然段写老狐狸没再来过,可小狐狸却一天天长大,让人产生疑虑。这天中午,正太郎漫不经心 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忽然听见喀(kā)嚓一声。周围什么也没有,湿漉漉的地面上,却分明印着狐狸的脚印。段导读:正太郎无意中惊奇地发现了地上印着狐狸的脚印,为下文发现狐狸作铺垫。“哈哈!居然敢在白天来,可真够大胆啊!”正太郎忽然又明白了狐狸在白天出现的缘故 ,“对啦,狗在白天是拴着的呀!”可是,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 刚听见一点声响就无影无踪了!段导读:第12、13自然段讲正太郎明白了狐狸白天出现的原因和正太郎内心的疑问。 正太郎探头往地板下面看时,不禁吓了一跳。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⑦对老狐狸的神态描写有何用意 ]那正是小狐狸的父母。它们瞪了正太郎一会儿,就悄悄地攀着从地板底下通向上面房间的砖块,爬到镶着地炉的地方,不见了。老狐狸在地板下面做了窝![⑧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段导读:讲正太郎发现狐狸居然在地板下做了窝。 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diàn)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⑨从这句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段导读:正太郎发现为救小狐狸,老狐狸消瘦了很多。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就在这时,老狐狸开始做一件不寻常的工作,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老狐狸觉察到无论如何也咬不断那铁链,就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正太郎想,让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救出小狐狸,可能更好一些。段导读:正太郎发现老狐狸正在用咬木桩的方式营救小狐狸,于是打消了放走小狐狸的念头。 正太郎决定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每逢家里做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他就留下一些,扔到地板下面;还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地板下面那只破碗里。[⑩正太郎的做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有时家里没有别人,正太郎的屋门就会轻轻响一声,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里慢腾腾地踱(duó)来踱去。小狐狸见到正太郎时,也会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你从这段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正太郎不断地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使狐狸一家慢慢跟他亲近了。老狐狸一直没有忘记救出小狐狸的事。渐渐地,木桩被啃得很细了。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来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呀!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一天,正太郎放学回家,经过仓房,往小狐狸的窝里探头一望,却连小狐狸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急忙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小狐狸让安田先生带走了。正太郎急了,他说,必须把小狐狸还给它的父母。说完,就朝山那边安田先生的牧场跑去。 正太郎跑着跑着,一不小心踩到了悬崖边的积雪上,和雪块一起头朝下栽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太郎觉得脸蛋热乎乎的。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看到此情此景,正太郎想到了什么呢 ] 第二部分(第4~21自然段):写小狐狸的父母为救它在地板下做了窝,和正太郎日益亲近,并在一次正太郎失足受伤时救了他。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和爸爸一起到山谷里把它放了。小狐狸刚跑出十几米远,老狐狸不知从什么地方奔了过来,兴高采烈地在小狐狸周围跳来跳去,然后一齐嗖地朝树林深处跑去了。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三部分(第22~24自然段):讲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把小狐狸交还给了它的父母,让它们重归山林。
知识点详解 ①“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三个相同结构的叠音词连续出现,营造出孤清、悲伤、让人心生同情的氛围。孤单可怜的小狐狸,仰起脖子,大声叫着,这让善良的正太郎敏感地觉察到它的可怜无助。清脆、悲伤的声音,深深地刻在了正太郎的心上,为下文正太郎对狐狸的救助埋下了伏笔。 ②说明正太郎很可怜小狐狸,突出了正太郎的善良、怜悯之心。③重点句解析:“冲”字和“大摇大摆”一词,让我们在初读时产生怀疑,这只狐狸怎么啦,如此大胆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怀疑与担心,在下文的阅读中迎刃而解,原来夫妻俩为营救小狐狸而不顾危险,设了“调虎离山”之计!大狐狸的大胆举动,不仅表现出它的勇敢,而且说明为了孩子它可以舍生忘死,表现了它对孩子深深的爱。我们从作者的描述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大狐狸的敬佩之情。 ④这些动作流露出了小狐狸对母亲的想念和依恋,让人想到动物之间也充满着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⑤“拼命地咬”写出了狐狸妈妈为救小狐狸而付出的努力和急切的心情;“喂奶”是狐狸妈妈发现不能救走小狐狸后的另一种大胆的救助。这些都表明了狐狸妈妈不怕危险,努力救助小狐狸,表现了它对小狐狸的深爱。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缘故:原因。 ⑦“直勾勾地盯着”写出了老狐狸被人发现时的惊恐、无助。 ⑧老狐狸竟然离开山林,在地板下面做窝,表明了老狐狸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救助小狐狸。这也再次赞颂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和爱的伟大力量。 ⑨从老狐狸日渐消瘦的情形中可以想到:老狐狸救助小狐狸时担惊受怕、忍饥挨饿,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体现了老狐狸的爱子深情。 ⑩正太郎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希望狐狸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逃脱,一方面说明了他对狐狸一家的同情与关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儿童好奇的特点。 这段对狐狸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正太郎和狐狸一家熟悉后,狐狸表现出来的对人的亲近和信任。 段导读:老狐狸一直在想办法救小狐狸,这让正太郎感到欣喜。 重点句解析:这个情景一定温暖了正太郎的心,坚定了他要送小狐狸回家的决心;也一定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触动了孩子的心灵。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温暖、美好。 重点句解析:这是故事的结局,一个美丽的结局!雪地里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狐狸一家又开始了甜蜜快乐的生活。“金色的光芒”是动物那种真切感人的浓浓亲情的光芒,也是人们努力创造的和谐美好的地球生活的光芒!
1.读记“缘故、黯淡、消瘦、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4.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重点句子的幻灯片。
一 谈话感知课文
1.一提到狐狸,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狡猾……)
2.通过对本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聪明、善良。)
3.是什么让大家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们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了别人,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了。
三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老狐狸夫妻俩想引开狗营救小狐狸,救助失败后在地板下做窝喂养小狐狸,并努力咬木桩救小狐狸出来。
2.老狐狸在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读一读。
(1)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2)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
3.你为什么如此感动
狐狸夫妻为营救小狐狸而不顾生命危险,只有对孩子浓厚的爱才会使它们这样做。
4.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从开始的对立到相处融洽,后来老狐狸救了正太郎。
(2)读一读让你感动的句子。
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3)此刻正太郎在想什么呢 (他坚定了要送小狐狸回家的决心。)
5.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为什么会从对立改变为救护
正太郎的一系列行为使狐狸一家感到信任、温暖。
6.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学生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的狐狸的脚印是金色的。
学生乙:“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
学生丙: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包含着它们对人类的友善,还包含着正太郎对狐狸的爱护。
四 总结升华
1.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儿也不亚于人类之间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只有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2.你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的故事 给同学讲一讲。
1.课文浅显易懂,教师教学宜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但对课文题目深刻含意的理解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因此,教师应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体会。
2.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活动,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读”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采用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讨论、交流,那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还是很容易的。
3.讨论人与动物应如何相处时,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意见也很一致。
24
金色的脚印
1.按要求摘抄句子。
(1)表现老狐狸关心爱护小狐狸的句子。
(2)表现狐狸一家信任正太郎的句子。
2.你能用成语表示下面的意思吗
(1)好的没法说(妙不可言) (2)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3)纱窗的功能(格格不入)
(4)电子计算机(心中有数)
3.为什么说“让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救出小狐狸,可能更好一些”
4.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怎样的形象
狐狸 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
柞树 也叫栎、麻栎或橡树。落叶乔木。叶子为长椭圆形,开黄褐色花,叶子可以饲养柞蚕,木材可做家具、枕木等。树皮中含有鞣酸,可以做染料。
椋鸠十 日本儿童文学家。其代表作《独耳大鹿》《消失的野犬》《雁王》和《老鼠岛的故事》等,先后被日本文部省指定为向中小学生推荐的主要课外读物;其中,多篇作品被日本文部省指定编入中小学生的上课教材,在日本全国的少年儿童中间拥有众多的读者。
动物不应是皮草时尚的牺牲品
以“时尚的牺牲品”为主题的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设计大赛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大二学生冯辰的作品《醒醒吧,妈妈》,获得了中国赛区一等奖、全球最佳作品奖和全球最佳人气奖。
“两只狐狸在一个时尚品展示橱窗前呆呆仰望,它们一直在等待自己家庭的重要成员‘妈妈’醒来,但这是不可能等到的,因为‘妈妈’已经被制成大衣,标上价格,等待着被消费者购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学生冯辰这样介绍自己的获奖作品《醒醒吧,妈妈》。冯辰认为,“中国现在并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皮草消费背后的残忍。我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信息”。现场的许多大学生观众也表示,通过这次展览了解到了皮草消费背后的动物生存现状。学生们表示以前没买过皮草,以后更不会买了。
据马克·瑞西介绍,此次展示的作品曾于2008年秋天在日内瓦大学和苏黎世展出,“在展出地都引起了巨大反响,海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载体,提醒我们去关注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他所提到的“争议很大的话题”指的是皮草消费背后的动物虐待和杀戮。马克·瑞西说:“就在现在,超过100万只动物正被囚禁着,包括狐狸、水貂、猫鼬和可爱的浣熊。皮草养殖场——应该被称为工厂化养殖场中狭小的笼子就是这些动物经历苦难、痛苦和死亡的全部空间。这个空间窄小且肮脏,里面的动物大多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全世界的养殖场几乎都有相似尺寸的铁笼,这就好像让动物在一个行李箱中度过一生……人类对这些动物的宰杀方式也非常残忍,比如施放毒气、断颈、棒杀和肛部电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