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写建议书,看图作文。
重点难点
1.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2.学写建议书和看图作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提高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资料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资料,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等不良行为的资料。
一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谁能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本组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的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珍惜资源、关爱家园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怎样珍惜资源”。
三 组内交流讨论“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组内交流。
3.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2)将学生收集的资料通过展示台展示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补充、提问等,并说说听后的感受。
(4)老师出示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一些资料。
(5)交流感受。
四 组内交流讨论“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金点子”。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2)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金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河中扔垃圾。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 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指导学生写建议书。
相关资料的幻灯片。
一 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她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哇!可在实际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
3.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4.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有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 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提示,明确要求。
2.建议书的内容是什么 (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3.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有什么好的办法 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5.下面来看几篇例文,看建议书应怎么写。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写作,老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环保建议书
市长叔叔: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我生在南宁,长在南宁。南宁从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绿色城市,举行了民歌节、南博会。现在在南宁,到处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等字样。在马路边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美丽极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开。
可是,我觉得光有分类是不行的,还要在垃圾桶上写上可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的名称。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和什么是不可回收的,有些人不知道,仍是乱丢一气。这样,不仅起不到环保和垃圾分类的作用,反而会给那些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带来工作上的困扰。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始我们是开开心心出门的,可是当我们去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经发臭了,散发着一股难以忍受的腐臭味,路过的行人纷纷捂着鼻子绕道走。
后来,在我去过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会仔细闻有没有臭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种可以把垃圾倒出来,可是为什么会发臭呢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环卫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表面的垃圾捡出来,并没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净。他们说不是不想,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来,所以一部分垃圾就留在里面了。
由此可见,垃圾桶发臭,不是因为环卫工人不尽责,而是因为垃圾桶的设计有问题。在此我希望,为了南宁的美丽,为了空气的清新,请市长叔叔再叫人设计一些既实用又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让那些臭味来污染我们清新的空气了。
一名热爱南宁的小学生
2013年3月25日
写看图作文。
漫画的幻灯片。
一 了解漫画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欣赏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啊,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 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课本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与同桌交流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 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 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 先四人小组交流,再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 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还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想法。
四 试写初稿
1.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2.学生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4.组内互读互改。
5.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