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读词品句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以鼓励与帮助。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掌 声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mò)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 [①从“总是”“默默”“一角”等词语可以看出英子怎样的性格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má)痹(bì)症(zhènɡ), [3] 腿脚落〔lào〕下了残疾(jí),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zī)势(shì)。[句导读:这两句话是因果关系,作者把结果放在前面,是为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 [4]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英子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句导读:这是故事的起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③英子低下头反映了什么 ]老师是刚调〔diào〕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kuànɡ)。[句导读:这句话交代了老师不是有意要这么做的。] 英子犹豫(yù)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5] [④这句话写出了英子怎样的心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句导读:“终于”反映出英子的勇气。]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zhòu)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6] [句导读:这是同学们第一次给英子掌声,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与信任。同学们希望英子能走出阴影,不再忧郁,融入集体中。][⑤“骤然间”一词可以去掉吗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句导读:这是幸福激动的泪水,英子从掌声中感受到同学们对她的尊重、信任和鼓励。] [7]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zhèn)定了情绪(xù),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句导读:这句话写英子在掌声的鼓励下,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句导读:这是同学们第二次给英子掌声,这掌声里除了鼓励,还有对英子的赞扬。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作为残疾人的英子,只是行动不便,其他方面不但不比正常人差,甚至更出色。] [8]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同学们给予英子两次含义不同的掌声,但都是鼓励的掌声,证明了英子是个优秀的女孩。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主要写了两次掌声的经过。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yōu)郁(yù)。[⑥英子为什么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句导读:这句话体现了同学们的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并从这种爱中获得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qí)视我。[⑦英子的来信该怎样理解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lì),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⑧“微笑着面对生活”是什么意思 ]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主要写得到掌声后的英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的人。
知识点详解
①可以看出英子很自卑。
②这句话解释了英子“早来晚走”的原因,体现了英子忧郁的性格。
③反映了英子的自卑心理。她对别人的目光那么敏感,不想让别人注意自己,是因为内心的不自信,怕别人嘲笑自己。
④重点句解析:英子不愿意当众走上讲台,可老师的话又不能不听,因此拿不定主意,她怕同学们讥笑她。英子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了她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
⑤重点句解析:不可以,因为从“骤然间”可以看出是同学们不约而同鼓起掌的。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对英子的鼓励。
⑥重点句解析:因为同学们的鼓励使英子改变了。这也说明以前英子的忧郁,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并非是她天生的性格。有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英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融入了这个集体。⑦这句话借英子的语言表达出英子当时的思想,以及她后来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说明掌声带给一个女孩的力量。⑧意思是对生活中的困难有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搜集的有关的名言或谚语。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文题目:掌声。齐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合作读课文,可以每人读一自然段,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三 指导认字和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姿:上下结构。可以从意思上记字形:原指女子的容貌,所以下边是“女”。
势:注意上边的右半部分是“”,不要丢点。
况: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
鼓:左边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
励:左边是“厉”,里面是“万”,不是“力”。
普:注意最上部是“”。
学生说出易错笔画时,老师可以请他到黑板上板书,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并带领大家读字。
4.学生试写生字,老师请写得好的同学展示,说说是怎样写好的。
四 细读课文,提出疑问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标记读懂了什么。哪儿有疑问,画出来。
3.反馈,教师归纳。
(1)英子以前是什么样的 后来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2)两次掌声各代表什么 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 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
3.读读搜集到的格言,理解含义。
1.以问题直接导入课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使学生养成读中思考的习惯,为下面讲解课文打下基础。
3.本节课,不光引导学生理解,也提示理解的方法。比如在理解重点词“犹豫”时,学生先说出它的本义,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词的引申义,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
1.体会英子的前后变化,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以鼓励与帮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投影片。
一 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文静、胆怯、自卑、忧郁……)
2.读下文,找出与第一自然段中英子的表现截然不同的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思考: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开朗、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
3.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理解“忧郁”的意思。
哪些语句是描写“忧郁”的
用自己的话说说“忧郁”的意思。
(忧郁:英子因自身的缺陷忧愁、不开心。)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四自然段,注意英子感情的变化。
二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概括描述。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两次掌声各代表了什么 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适当地写一写读书感受。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抓住“英子为什么犹豫”和对“两次掌声”进行理解和体会。
(1)英子为什么犹豫 用这样的句式回答:
英子想:“ 。”
(2)你对两次掌声的理解与体会又是怎样的呢 投影给出参考答案。
第一次掌声,大家为什么为英子鼓掌 他们可能会在心里对英子说什么
你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懦弱;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第二次掌声,大家又因为什么鼓掌 大家又在心里说什么
讲得太精彩了;你成功了;你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
从英子的变化和两次掌声中,你体会出什么
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验到快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出示最后一段中英子的信。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齐读这段话。
(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 当时有什么感觉 你给过别人掌声吗 当时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3.学了这篇文章后,联想一下自己,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吗
四 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好朋友考试没考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1.上课伊始,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又掌握了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
3.整节课,学生边读边感知边体会,感悟到同学们给予英子深的爱,训练学生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在学完第五自然段后,布置孩子们给英子写一封回信,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造句、写作能力。
1.读拼音,写汉字。
yuàn
yì
愿
意
zī
shì
姿
势
tóu
xiàng
投
向
qíng
kuàng
情
况
rè
liè
热
烈
qíng
xù
情
绪
jiǎng
shù
讲
述
pǔ
tōng
普
通
màn
tūn
tūn
慢
吞
吞
2.比一比,再组词。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犹豫—(果断) 忧yōu
郁yù—(开朗) 歧qí视—(尊重)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慢吞吞)地站起来 (早早)地来到教室 (深深)地鞠躬 (一摇一晃)地走下台
热烈 走下
5.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次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掌声,这是大家对英子能够大胆地走上讲台的勇敢表示鼓励、支持和信任。英子在掌声的鼓励下,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赢得了大家的第二次掌声。这次的掌声里除了鼓励外,更多的是惊喜、赞扬,是对作为残疾人的英子克服身体残疾超越正常人的出色表现最大的肯定。
一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医学上称脊髓灰质炎。它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二 自强格言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一个人在经过艰苦奋斗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还要一次又一次地再动员自己,去实现新的目标,不停地追求。(郎平)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罗曼·罗兰)
●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杰克·伦敦)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拿破仑)
●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强是多么令人崇敬啊!(朗费罗)
三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十九个月大时,一场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及听力。八岁时,海伦的母亲为她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小姐,并进入帕金斯盲校学习。十六岁时,海伦进入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院学习。四年后,她如愿进入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写作。大学毕业后,海伦把心力集中在推行关怀盲人的社会运动上,诸如出版盲人刊物,成立保障盲人的委员会,使盲人的心声终于受到社会的重视。1959年,在联合国大会中,各国代表一致称赞她对人类的贡献。1968年,海伦·凯勒平静地走完她艰辛又充满荣耀的一生。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