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诗两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三年级 语文 上册人教版21 古诗两首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静宁西南)。唐朝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资料宝袋课件PPT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资料宝袋课件PPT作者简介1.找出描写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的动词。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西湖美景的?预习检查课件PPT字词乐园我会认亦妆yìzhuāng课件PPT课件PPT字词乐园我会写断 duàn写法:左宽右窄,“斤”竖长而直。组词:果断 砍断
源源不断课件PPT字词乐园我会写楚chǔ写法:两个“木”要穿插迎让,下部捺顿笔有力。组词: 清楚 痛楚课件PPT字词乐园我会写孤 gū写法:左窄右宽,“瓜”布局要紧凑,捺舒展。组词:孤独 孤单
孤身一人
课件PPT字词乐园我会写帆fān写法:“巾”竖长且直,右部横折弯钩不宜过大。组词:帆船 帆布
一帆风顺课件PPT字词乐园多音字片piānpiàn(相片儿) (片面)课件PPT字词乐园多音字中zhōngzhòng(中央) (中奖)课件PPT字词乐园词语释义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造句:这儿湖光潋滟,十分迷人。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造句:雨中的山色很空蒙,别有一番韵味。
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造句:参加宴会的贵夫人们淡妆浓抹,各有风韵。品词析句“碧水东流至此回”。这里的“回”字有什么作用?课文详解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全表现出来了,更好地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课件PPT品词析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的“好”和“奇”字有好处?课文详解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
景的诗人眼中,西
湖的晴姿雨态都是
美好奇妙的。课件PPT课件PPT朗读指导课文详解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按“二二二一”的节奏朗读。前两句语气豪迈,后两句语气稍柔和。课件PPT朗读指导课文详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按“二二一
二”的节奏朗读。语气柔美,感情饱满,读出对西湖的热爱。课件PPT问题探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西湖美景的?一是晴天时的明朗之美。
二是雨后的迷蒙之美。
三是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课文详解图解结构水 开 回帆 来 (以动写静)课件PPT山 断 山景色瑰丽
心情愉悦望天门山山水相映图解结构晴方好 水光潋滟 浓妆雨亦奇 山色空蒙 淡抹课件PPT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概括主题 《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社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件PPT 概括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件PPT 运用好比喻的修辞手法
要用好比喻应注意,找到相似点是关键。不同的两个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可以是外表特点相似,也可以是内在气质特征相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西施与西湖同一个“西”字,同样具有柔美气质,而且都美得自然,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外,写来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写法点拨课件PPT拓展提升描写西湖的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件PPT 湖光山色在古人的笔下是那么壮丽和美好。这两首古诗让我们欣赏了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雄伟气势,领略了西湖“淡妆浓 抹总相宜”的阴柔之 美。我们心中充满了 对美丽祖国的骄傲和 自豪。心灵感悟课件PPT  
初读古诗,我知道《望天门山》是(唐代)(朝代)诗人(李白) 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则是(北宋)(朝代)诗人(苏轼)写的。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填空。课件PPT随堂练习2.给下列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淡妆浓抹总相宜(a)
a.合适。
b.相同。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