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风 筝
——线索分明 清楚叙事
一、微课目标:理解记叙文按照一条线索,怎样清楚地记叙一件事情。
二、微课内容
(一)微课导入:
(点击呈现)幻灯片1:1.孩子们放风筝
同学们,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景色多美好啊!这也是一个放筝的季节。
关于描写孩子们放风筝,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是这样写的:
(点击呈现)幻灯片2:《村居》及图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风筝》,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放风筝的吧。
(二)微课过程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风筝就是全文记叙的线索。也就是说全文都是紧紧围绕风筝展开的。(点击呈现)幻灯片3:线索分明——风筝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围绕风筝这条线索,来清楚叙事的。
(点击呈现)幻灯片4:
1.做风筝
要想放风筝,得先做风筝。同学们先朗读第二段。读完这段,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在做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一是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之前,也就是内心对这次放风筝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二是快活。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风筝虽然没做好,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一天小伙伴们可以开开心心地一起放风筝。“我们”却依然快活,并且给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了上去。你看看,这一群小朋友们多么高兴呀!
(点击呈现)幻灯片5:
2. 放风筝
学生朗读第三段。这一段是写“我们”放风筝的情景。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
请同学们找出能体现作者放风筝的心情的一句话。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你认为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反映出“我们”当时的心情? “ 快活”。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拼命”。
看着自己做的风筝飞上了天,而且飞得那么高,“我们”心情真是可以想象,是多么快活。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这说明我们随着风筝的不断升高,“我们”的心情也慢慢高兴到极点。(点击呈现)幻灯片6:
3.找风筝
学生朗读第四自然至结尾。就在“我们”高兴的时候,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呀,“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也飞走了。
看看小伙伴们的反应吧: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点击呈现)幻灯片7: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这些词生动地说明“我们”的心情陡变,由高兴变难过,由笑到哭,再到最后没找到风筝的垂头丧气。
(点击呈现)幻灯片8:文章结构图
线索分明 清楚叙事
风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筝 找风筝 难受
(三)微课小结
同学们以后写记叙文,可以学习本文这种围绕一条线索来记叙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这样能做到记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课件9张PPT。放 风 筝 2018/11/10《村居》(清·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2018/11/10风 筝
线索分明 清楚叙事 线索分明——风筝 2018/11/10做风筝
心情:
没做好前,憧憬和希望。
做好后,快活。
放风筝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找风筝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这些词生动地说明“我们”的心情陡变,由高兴变难过,由笑到哭,再到最后没找到风筝的垂头丧气。 线索分明 清楚叙事
风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筝 找风筝
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