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矛和盾的集合 课件+微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矛和盾的集合 课件+微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42:14

文档简介

25.矛和盾的结合
——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微课目标: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知道作者运用的具体事例,明白具体事例说明的道理。
微课内容
【课件呈现】25.矛和盾的结合
——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课件呈现】本文运用矛与盾的事例以及其他的事例,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这些事例,品读体会一下,感悟事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课件呈现】盾小危险,盾大安全: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盾本来是可以抵挡住矛的,“雨点”体现了矛非常多,刺的密集。盾小了就难以抵挡住许多矛的进攻,把盾打造成铁屋子,就安全了。说明了一个道理,盾小了不太安全,盾大了就安全了。
【课件呈现】盾大不利于进攻: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与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盾大了有利于防守自卫,但不利于进攻,说明了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盾才是最好的。
【课件呈现】矛与盾的结合: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就是矛与盾的结合的产物,发明家真是很有头脑,把矛与盾的优点集中到一起了,“枪口”“炮口”就是矛,铁屋子就是盾,这是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武器。
【课件呈现】结合后大显神威: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矛与盾结合后制造出的坦克,威力很大。这里举出了事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显示出了矛与盾相结合的优势。
【课件呈现】蕴含的道理: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这里阐述了具体事例中包含的道理,矛与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就是坦克,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使战争取得胜利。也就是“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具备了许多人的长处,其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干什么都能处于优势的地位,能战胜困难,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课件呈现】总之,本文首先讲述了矛与盾的故事,说明盾小很危险,盾大很安全。接着说明盾大不利于进攻,只有矛与盾的结合才是最好的。于是坦克出现了,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说明了集许多长处于一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课件8张PPT。25 矛和盾的结合——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本文运用矛与盾的事例以及其他的事例,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这些事例,品读体会一下,感悟事例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盾小危险,盾大安全: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盾大不利于进攻: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与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矛与盾的结合: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结合后大显神威: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蕴含的道理: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总之,本文首先讲述了矛与盾的故事,说明盾小很危险,盾大很安全。接着说明盾大不利于进攻,只有矛与盾的结合才是最好的。于是坦克出现了,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说明了集许多长处于一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