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17: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认识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mù)朗玛(mǎ)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zhǐ)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kān)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①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性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珠穆朗玛峰为邻,壮丽的景观堪称世界第一。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jūn)海拔 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tí)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句导读: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大峡谷的形状。“切割”一词具有动感,十分贴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 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②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句导读:这句话把雅鲁藏布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描写得生动、形象。]大峡谷的水,从固态(tài)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juān)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tāo)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mài)到直入云天的皑(ái)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句导读:生动的排比,鲜明的景色对比,突出了大峡谷的山与水的奇绝。][③哪些词句能够让你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段导读:主要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和原始林海范围之广和形态多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句导读: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起统领下文的作用。]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chénɡ)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línɡ)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huì)生长在人迹罕(hǎn)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无愧于“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yù)。[④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会得到“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段导读: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犹如“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简要总结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世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
知识点详解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深、最长的峡谷)与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山峰)紧紧相邻,两个世界之最形成的强烈地形反差,可谓独一无二。
海拔:以平均海平面为起点的高度。
   秘,此处读“bì”,译音用字或做姓时读“bì”;其他情况读“mì”。
  ②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突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位。
  ③“郁郁苍苍”“云遮雾涌”“神秘莫测”“从……到……千姿百态”“从……到……神来之笔”,这些词句极具说服力、感染力,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④因为在大峡谷的九个垂直自然带,分布着从北极到赤道的各种动植物,既有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还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出没,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热点:比喻在一定时期内引人关注的事物或地方。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这节课我们再来领略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风光,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板书课文题目)
二 展示资料,初步感知
谁能把搜集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 (学生可以从位置、形成、特有的景观等方面介绍。)
三 初读感知,细读理解
现在我们来欣赏课文向我们描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1.轻声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和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四人小组共闯关。
(1)要求:分段读课文(第1、5自然段由一人读,其余各自然段每人读一段),闯过难关口。
关口:
①把每个自然段中难读的句子读好。(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每人都得过关。)
②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短语概括。
地理位置 世界第一 景象奇特 生物多样 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2)汇报。
①分自然段读课文。(每组读一段,组员每人读一部分,全组共同参与,评出闯关优胜组。)订正字音:“秘鲁”读bì
lǔ,不读mì
lǔ。
②用短语概括每自然段的内容。
评出
3.四人小组共欣赏。
(1)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欣赏。
要求:①朗读欣赏;②说原因谈感受;③气氛要温馨和谐;④争获欣赏“情趣”奖。
(2)小组汇报,评出“情趣奖”。
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在什么位置 (理解“咫尺”;想象地形的强烈反差;感受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②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里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数字说明法;引导学生观赏马蹄形大拐弯的图片;理解“不容置疑”的含义。)
③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从大峡谷的水、山、生物几方面去读、想、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并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相关词语。)
四 欣赏总结,深化感悟
1.教师小结,共同回味。
读了课文,我们眼前好似出现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雅鲁藏布大峡谷,仿佛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我们不禁为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而感慨赞叹,有机会我们一定要目睹其绝世风采。
2.读资料,再谈感受。
这样珍贵的大峡谷是怎样被发现的 读“资料袋”,说说你的感受。
①科学家的艰辛努力,令人佩服;②确认世界第一,为之骄傲;③结合自身谈想法。
3.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与同桌交流。
  1.引导学生明确何为“河流峡谷”,图文结合,请学生说明峡谷的“大”。
2.结合语境,理解“不容置疑”“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细读第2~4自然段,评议详尽、生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畅谈感想。让学习练习用一两个词概括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线连起来。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山峰  (    )的林海  (    )的峡谷
(    )的景观  (    )的雪山  (    )的画卷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咫尺为邻,形成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
(2)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3)山水形态多样,热带雨林与雪山冰川共存,细流飞瀑与林海云层交相辉映;
(4)高度不同,自然景观各异,生物种类繁多,有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 
4.上个世纪,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发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件事情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1.作者简介
杨逸畴,1935年4月7日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他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野外先进工作者、竺可桢野外先进工作者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关于青藏高原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其科普著作《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沙漠寻踪》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
3.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偏北部,绵延多个省区,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巨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那里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那里的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上高峰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矗立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