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白鹅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了解白鹅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风趣。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鹅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白  鹅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jǐnɡ),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tài) ,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句导读:这句话是说当看到这只鹅的姿态时,“我”就觉得它很高傲,概括了鹅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白鹅的来历,简要介绍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高傲。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①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lì)声 呵斥。[句导读: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xiāo);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ɡ)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fèi)。[②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3自然段主要描写白鹅的叫声,表现出它高傲的特点。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pō)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出场。[③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句导读:这句话直接写鹅站着的高傲样子。]段导读:第4自然段从鹅的步态上写鹅的高傲。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shē)侈(chǐ);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ɡǒu)。譬(pì)如吃了一口饭,倘(tǎnɡ)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④白鹅的吃相可笑在哪里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ɡuān)一样。[句导读: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pí)气,[⑤此处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kuī)伺(sì)。[⑥这句话可以表现出什么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mǐn)捷(jié)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⑦这部分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意在表现什么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句导读:这几句话把鹅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和狗的敏捷抢食交叉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ɡōnɡ)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段导读:第6自然段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出邻狗偷食、侍候白鹅吃饭的有趣场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句导读:写人们为鹅老爷着想把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可谓尽心尽力。]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 十足!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白鹅吃饭时必须有人侍候的原因,并用“架子十足”一词照应前文的“高傲”。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先总后分,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具体描写白鹅的高傲。
知识点详解

姿态:姿势、态度。
  ①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白鹅高傲的具体表现;又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厉声:表示说话声音大而严厉。
  ②对比,将白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出白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③拟人和对比,作者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白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白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白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白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净角:传统戏曲里的一个行当,扮演性格勇猛、刚烈或粗暴、奸诈的男性人物,通称花脸。
  ④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知变通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白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白鹅的高傲也就从这其中体现出来了。  ⑤拟人,把白鹅称作“鹅老爷”,明贬暗褒,意在表现它吃饭时的高傲劲儿,言语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爱意。⑥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知道它的吃法,都知道它吃食的规律,可见它吃饭是多么三眼一板。
  ⑦拟人、对比。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描写,彰显白鹅的老爷派头。文字活泼生动,使文章趣味十足。
架子: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这里用来形容鹅的派头。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白鹅的录像或出示白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 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 (美丽、洁白……)(《咏鹅》)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白鹅的文章,大家一定会对白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齐读课文题目。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你能介绍一下对他的了解吗
丰子恺(1898~1975)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曾经教过书,做过编辑,也曾潜心作画著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初读课文
1.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把新词读两遍。
(3)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词典理解字义。
(4)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 重点介绍了哪方面 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讨论。
(1)字音。
①颈(jǐng)勿读jìng。  ②“看守”的“看”是多音字,这里读kān。  ③“净角”的“角”是多音字,这里读jué。  ④“奢侈”的“侈”读chǐ,勿读chì。  ⑤“供养”的“供”是多音字,在这里读gōng。  ⑥“窥伺”的“伺”读sì,勿读cì。“侍候”的“侍”读shì。
(2)字形。
①形近字:厉—历;据—剧;倘—淌;侍—待;脾—碑;蹲—遵;邻—领;供—拱。
②难写字:“餐”的“又、食”的最后一笔都是点。“脾”的右边笔顺为先写“白”,再从“白”中写一竖撇,然后写横、竖。
(3)难解字。
①“厉”与“历”区别:“厉”一般含有严格、严肃的意思。
②净角:(出示净角脸谱)是一种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通称花脸。
③扬长而去:指狗偷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4)课文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介绍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
文章重点写了白鹅的吃相,第2自然段在全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表演环节,如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鸭,另一位同学扮演鹅,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突出特点。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并让学生仿照丰子恺爷爷的画来画一画。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对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会非常感兴趣,画得也会特别认真。画完后,通过比较,学生们会发现丰子恺爷爷把鹅画得栩栩如生,而自己画得不像。经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鹅的主要特点。“那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问题能再一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1.学习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看看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在相应内容的旁边注明。(第1自然段:姿态;第3自然段:叫声;第4自然段:步态;第5~7自然段:吃相。)
二 自学讨论,深入感悟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在书中空白的地方标注,再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
2.交流讨论。
(1)描写鹅的姿态。作者抓住“大鸟”刚进院子的动作:伸长头颈,左顾右盼,作者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会怎么想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真是傲气十足哇!”……)指导学生读出“大鸟”的高傲神态。
(2)描写鹅的叫声。从“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可以看出,它在看门时特别认真,一丝不苟,遇到情况,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样子。它的各种叫声就是它的语言。假如鹅会说话,它在不同情况下会说什么 (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 没有主人允许不准进来,快出去!”听到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引吭大叫:“外面是谁呀 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家伙,可也看出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快读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导朗读)
  (3)描写鹅的步态。作者写鹅的步态,跟鸭子对比着写,写鸭“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令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鸭子走路的姿态,屁股一扭一扭的,很快速且慌慌张张的样子。而写鹅时却说“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出场是什么样 看投影,用一个词概括。(大模大样;一摇三晃;迈着四方步……)鹅与鸭这样鲜明的对比,更显出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请你们读出这种感受。
(4)描写鹅的吃相。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前文已经介绍了鹅吃什么,怎样吃,这里又不厌其烦地说明,突出了它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的做法。可见其高傲。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堂倌”指过去一些饭馆或茶馆里的招待人员,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比喻,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附近的狗都知道白鹅的吃法,了解它的吃食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在这里,作者称它为“鹅老爷”,确实很准确,它摆老爷架子,耍老爷脾气,作者像是在责怪它,其实流露出的是对鹅的深深的爱意。
还有很多例子,你自己读读,体会一下,背诵下来。
三 小结学法,深化认识
同学们,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了描写鹅高傲的重点词句,通过多方面体会,感受到了鹅的高傲的特点,以及作者对鹅的无比喜爱之情。在此,作者是怎样将白鹅这一特点展现出来的 你学到了哪种表达方法 (①抓特点,细观察;②打比方法;③举例法;④用词准确生动,幽默风趣;⑤恰当运用修辞手法;⑥有序,过渡自然。)
请同学们观察一种动物,试着用这些方法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
  1.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加强学习的迁移。比如,讲到白鹅吃饭“三眼一板”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你能结合这段文字,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吗 学生读了这段文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知道了课文中是指白鹅吃饭的时间固定、吃的食物固定、吃饭的顺序也是固定的,这就是“三眼一板”。
2.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能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看出来。可以由此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加深对“高傲”的理解。教学时,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为主线,贯穿始终。学完每部分内容,都要带着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这句话,同时用课件反复出示这句话,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头颈(jǐng jìng)   大模大样(mó mú)
相似(sì shì)
奢侈(chì chǐ)
步调(diào tiáo)
譬如(bì pì)
2.看拼音,写词语。
gāo
ào


 
zhèng
zhòng


 

wèi


 
tǎng
ruò


 
shì
hòu


 




3.给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可爱)的动物  (美妙)的音调  (缓慢)的步调
(大声)地叫骂  (严厉)地责备  (小心)地侍候
5.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白鹅总的特点是“高傲”,作者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具体描写它的高傲。写“叫声”时,用狗的“狂吠”与鹅的“引吭大叫”对比,突出鹅的高傲;写“步态”时,与鸭的“急速”“局促不安”对比,显出鹅“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写吃相时,用狗“窥伺”“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与之对比,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些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鹅的高傲。 
6.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反语 有什么作用



1.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 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他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并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译作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画,风格、神韵极为相似。绘画上他力求用形状色彩来代替语言文字,写作中则注意用语言文字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2.鹅
鹅,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鹅的身体呈白色和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像戴了顶帽子;颈长,嘴扁而阔,脚上趾间有蹼。它身躯庞大,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行走不便,但在池塘或在河流中却能自如畅游。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禽,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漂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我国不太常见。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