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搭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等词。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情感。3.边读边想象画面,丰富文中空白点,体会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平凡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的美。2.运用想象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搭  石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①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搭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叙述了家乡的搭石以及搭石的原因。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句导读:中心句,总写了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 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③这句话是怎样表现出老人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的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乡亲们摆搭石的情景。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句导读:用俗语总领本自然段,点明走搭石的特点——紧走。]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④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为何能做到如此协调有序,竟能像音乐一般如画一样呢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⑤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3自然段主要描写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句导读:通过这一事例,我们体会到淳朴的山里人相互谦让的好品质。]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⑥这个事例能够表明什么 ]段导读:第4自然段用两个事例表现出山里人有着朴素而美好的心灵。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既描绘了人们紧走搭石的美好画面,又用典型事例反映出人们的美好心灵。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⑦怎样理解这句话 ]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知识点详解

涨,这里读“zhǎnɡ”,指(水位、物价等)上升。
  ①用简洁的语言点明溪水的特点,为搭石的出现作铺垫。②说明了小溪与乡亲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出门的必经之路。
处,这里读“chù”,指地方。
  ③作者使用“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等词句描写老人的认真细致,表现了他们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④乡亲们不想自己掉进水里,更不希望别人掉入溪中,他们这样协调有序地走着,彼此照顾,彼此关心,既利己,又利人,是一种多么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啊。
  ⑤比喻,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巧用叠词“踏踏”“漾漾”“绰绰”,生动地表现出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⑥这个事例表明山里人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⑦重点句解析:结尾这句话含意深刻。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乡亲们也像这些美好而可爱的搭石一样,在生活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优秀品质代代相传,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1.学会生字,会写生字,理解“理所当然、联结、懒惰”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3.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一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画好的小溪图)“哗啦啦、哗啦啦”,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向前流淌,它流过田野,经过果园,滋润着土地,浇灌着良田。它就像一条铺满水晶的路,蜿蜒曲折,缓缓向前。咦,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石头是谁摆放的 它为人们带来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什么叫搭石 读课文画出答案。(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三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生字。
(1)序:xù,注意“予”不要写成“矛”。   (2)暴:bào,注意“”不要写成“”。
(3)裤:kù,注意左边是“衤”,不是“礻”。  (4)衡:héng,注意中间的“”是十笔,不是九笔。
2.把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懂。
(1)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2)挽裤:把裤子挽起来。
(3)唯独:单单;只。  (4)谴责:责备;严正申斥。
(5)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3.全班梳理问题,以备下节课学习。
(1)谁搭石 怎样搭
(2)人们如何走搭石
(3)画出含意深刻的句子。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课前应让学生观察配图,然后谈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配图猜想课文内容。这样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2.读过课文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怎样搭石,如何走搭石。
3.组织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展示怎样搭石,如何走搭石。可到室外列队,画出“小溪”和“溪水中的搭石”,让学生演绎“紧走搭石”的情景。
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从中发现美,感受美。
2.利用合理想象,丰富文中内容,感悟思想感情。
一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2.找出与之对应的段落。
板书:什么叫搭石     (第1自然段)
谁 如何摆搭石   (第2自然段)
人们如何走搭石   (第3、4自然段)
二 细读各段,体会情感
1.开门见山,直插重点。
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
  (1)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4)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2.细致研究,体会情感。
教师:“美”这个字我们常用,用它夸人长得美,用它赞景色美。今天同学们找到文中体现的美,不仅仅局限在人的外貌、秀丽的景色。它让你们感到了什么美 美在哪里
任选几处重点语句或段落,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出示幻灯片:
▲ 自学提示
   读一读所选语句。 根据文字内容想象画面:人物怎样想的 怎样说的 又是怎样做的 这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思维假设:
老人踩着石头向对岸走去,忽然脚下的石头一歪,老人险些踩空。这可太危险了。老人毫不犹豫地转身走到岸边,准备再找块石头放在溪中。他连续摆了几块都不合适,石头还是太小了,老人此时已是大汗淋漓,他继续找着,终于一块大石头被发现了。老人弯腰去搬,由于石头太重,老人试了半天,也没能搬动石头。老人停歇片刻,咬紧牙关又去搬那块石头,终于把石头摆到了溪水中。老人顾不得擦汗,站在上面试了试,石头稳极了。老人咧开嘴笑了,这回谁过小溪都不会有危险了……这些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老人时刻想着他人的心灵美、行为美。(交流时,鼓励学生合理想象,补充内容,表达情感。)
三 拓展思路,加深认识
1.你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怎样理解 (作者借搭石颂扬人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2.你对“美”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1.可要求学生熟读第3、4自然段,就这两段内容编排一出情景剧,展示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美感,呈现走搭石礼让敬老的情节。
2.请学生结合演情景剧或观情景剧的感受畅谈课文中的“美”,并试着揭示这种美的实质。
3.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古井》一文,与《搭石》作比较并写一篇读后感。
1.选字填空。
  红 洪  长 涨  稳  隐

hóng

hóng

色  
zhǎng

潮  
zhǎng

大  
wěn

当  
yǐng


2.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勤劳)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杂乱无章)
3.读完课文,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4.为什么要“紧走搭石”
5.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作者简介
刘章,1939年生于承德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刘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出版了《刘章诗选》《南国行》等诗集。其作品《知音歌》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望海潮·端阳诗会》获第三届河北文艺振兴奖;诗集《刘章诗选》获第四届河北文艺振兴奖;《父亲》获建党70周年征文一等奖;《在家乡的土地上》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征文奖;《雷锋又回到我们身边来》获河北省“四化新貌”文艺奖;诗集《北山恋》获河北省首届金牛文学奖;组诗《北山恋》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