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园地一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3.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写景作文的指导。2.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了解并运用介绍景物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一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大自然的许多奇特景观,使我们备受感染,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体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 (板书:口语交际——介绍一处自然奇观)
二 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 发现过哪些奇异的景象 哪一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学路上,公园里,庭院或小区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情景等。)
三 读要求,明思路
1.读《语文园地一》第18页第1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
(1)讲清奇特之处。
(2)说明怎样形成。
(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 重点是什么
(1)介绍是什么。
(2)介绍怎么样。重点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四 学生个人准备
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把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
五 四人小组交流
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六 班内试说,大家评议
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
七 全班交流评比
要求:听的同学能提出问题或补充;说的同学能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互动的氛围。评出最佳交际奖和最佳参与奖(会听、会问、会补充的学生)。
八 教师小结
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是留心观察的,而且能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有序地、较为具体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说明你们的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同时,每组同学都能注意倾听,积极参与提问、补充和讨论,形成了和谐的氛围,能创造这样的氛围,说明你们的交流能力在增强。同学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交际的能力会更强。
1.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把一处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按顺序写具体,突出景物的特点。
3.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及表达的能力。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文题
同学们刚刚进行了关于自然景观的口语交际,看得出你们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内心还涌动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 这次作文就是要求大家写一处自然景观。(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
二 读书,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18页的第2自然段,看这次习作有哪些具体要求。
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的景物)
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
3.按一定顺序写。
4.内容具体生动。
三 习作指导
1.请学生思考对这次习作有什么看法。
(说话与写文章应该一致。我们已练习说出了一处景物,那么就可以按说的顺序和重点来写。)
谁能回忆一下顺序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2.应注意的地方。
(1)选择的景物要熟悉,有特点,给你印象深刻,令你喜爱。
(2)突出奇特,可以从几方面写。
(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从大、植物、动物等几方面去写;《火烧云》从地面景物、颜色、形状三方面写出它的奇特之处。)
3.具体指导重点部分。
(1)想想你要写什么景物,重点从几方面去写。
(2)学生思考,指名说说。
(如写庭院的大树生命力强,可从树干、树枝、树叶三方面写;写雨,重点应写雨中的情景,可以写雨点的变化,地下积水的变化,雨中景物的变化等。)
4.写中指导。
学生自行写作文,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随机点拨。
5.写后指导。
请几名同学把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杆儿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哪,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着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祛火。荷叶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使学生感受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
2.明确边读边想的方法;朗读、积累对联;开展趣味语文的相关活动。
3.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一 我的发现
1.读了本组课文,你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2.读“我的发现”,看小林、小东他们发现了什么。
3.你在读本组课文时,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在头脑中浮现出了具体画面 (学生结合前文准备。)
4.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日积月累
1.读对联,理解大意。
2.在朗读时,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 (上联与下联的事物相对,如:雾—天;连—锁。)
3.朗读体会,背诵积累。
4.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
5.试给对联填字。
风吹杨柳千门绿,  润    万树  。雨 桃花 红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          。栽花种草美人间
三 趣味语文
1.第一项活动。
(1)读活动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3)老师讲明对联蕴含的意思。
(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作,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大了,懂得读书的重要了,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4)从这副对联的意思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该怎样读这副对联
(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儿读书。读出:hǎo
hào;hào
hǎo)
2.第二项活动。
(1)读活动内容,读杯盖上的汉字,按顺时针方向以每个字为开头,试读。
(2)指名让学生读,体会意思。
(3)学生自读,读出感受。
(这是一个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句颇有意趣的话,都能体会出爱茶人的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汉语的奇妙。)
(4)再欣赏。
①清心明目;②不可一日无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