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长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7 20: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长

一、拼音小关卡。
1.长城wān
yān(
)pán
xuán(
)在chóng
shān(
)峻岭之间,像一条长龙。
2.城墙顶上,每gé(
)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tún
bīng(
)的bǎo
lěi(
)。
二、词语游艺厅。
1.辨字组词。
砖(

陡(

魄(

转(

徒(

魂(

2.补充短语。
(   )的工程 (   )的山岭
(   )的长城 (   )的奇迹
3
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坚固--(   )
 伟大--(   )
高大--(   )  
三、课文回眸室。
1.万里长城像__________,在崇山峻岭之间__________。她高大________,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________,她是由________建造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用你的语言赞美一下古代的劳动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彩赏析阁。
______在长城上,_______脚下的方砖,_______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所填词语都是表示_________的词语,说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心读画线部分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_________“才”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__________。“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小练笔场。
如果你站在长城上,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链接台。
参观中华世纪坛
风和日丽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位于北京西面的中华世纪坛。
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圆形的圣火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弧形的石阶,石阶上各有一道清水缓缓流下,分别象征着黄河、长江永远流淌。广场中心的“中华圣火”跃动着永不熄灭的火苗。爸爸告诉我,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文明创造。
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的青铜甬道,甬道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刻着从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沿着甬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世纪坛下。
踏着石阶上去,气势雄浑的圆形坛体展现在我们眼前。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坛体外周墙上刻着56个中华民族的图案浮雕。我惊奇地发现,这部分坛体正在转动,听爸爸说转动一周,至少要用2.6小时。下部分的坛体是不动的,静止的回廊与转动的坛体寓意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世纪坛乾体与坤体结合的设计,既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它的外周是长140米的环形回廊,设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
沿着回廊,进入世纪坛内。这里共分三层,由一层的现代艺术馆、二层的世纪大厅、东西方艺术馆和地下二层的多媒体数字艺术馆构成。世纪大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看着壁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的心里激动又自豪。
中华世纪坛啊,你不但是首都又一处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南门进入——(
)——(
)——(
)——(
)——(
)。
3.世纪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4.为什么说中华世纪坛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资料袋袋库。(你知道下面这些风景名胜的名称吗)
参考答案
一、1.蜿蜒
盘旋
崇山
2.隔
屯兵
堡垒
二、1.砖头
转动
陡峭
徒弟
气魄
灵魂
2.略。
3.脆弱
渺小
矮小
三、略。
四、1.站
踏着
扶着
2.动作
已经来到长城上
3.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
4.突出了长城之长
不容易
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五、略。
六、1.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2.圣火广场
甬道
世纪坛下
回廊
世纪
坛内
3.现代艺术馆
世纪大厅
东西方艺术馆
多媒体数字艺术馆
4.中华世纪坛静止的回廊与转动的坛体寓意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回廊设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世纪大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