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民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许多80后在上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到过这首歌。
完整版歌词如下:
1、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
2、鄂伦春本是受苦的人,鄂伦春今天翻呀么翻了身,一呀一杆红旗空呀空中飘,民族平等自由幸福当呀当主人。
3、黑龙江的流水哗啦啦的滚,兴安岭的森林根呀么根连根,同喝甜水不忘我们的挖井人,共产党是鄂伦春最亲的人。
4、黑龙江的流水哗啦啦的滚,兴安岭的森林都呀么都有根,咱们的日子美好又呀么又快活,千年万年我们也要记呀记在心。
结束句:千年万年我们也要记在心!
课件11张PPT。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 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
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
原以打猎为生;
特有的民族服饰。èlún 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在绵亘数千里的原始森林中,世纪居住着一个能歌善舞、勇敢强悍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解放前,他们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赶着獐狍野鹿,游动在辽阔的林海里,过着飘泊不定,到处迁徙的生活。兴安岭既是他们的天然猎场,又是他们的家乡。 “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 歌曲学习《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 f f p f f p声音弱 强
(小) (大) 渐强音乐小博士声音强 弱
(大) (小)渐弱 音乐小博士谢谢!课件10张PPT。鄂伦春族 人口分布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2000年)。
内蒙古自治区有3573人。
黑龙江省有3871人。
鄂伦春族在我国的行政建制上总计有一个民族自治旗和六个民族乡。 语言文字鄂伦春族有语言无文字,现在通用汉文。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地理环境鄂伦春自治旗(1951年10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鄂伦春族最大的聚居区。
总面积54657.8平方公里。
处在大小兴安岭的山林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宗教信仰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其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鄂伦春族对太阳神非常崇拜,每年正月初一要向太阳跪拜。
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月亮神 。衣食住行—衣鄂伦春族的服饰有其鲜明的特点:以狍皮为衣。衣食住行—食鄂伦春人过去以吃狍、鹿、犴、野猪、熊肉为主。鱼和野菜为辅助食品,食用最多是狍子肉和野猪肉。衣食住行—住鄂伦春族定居前,一直住圆锥形的“斜仁柱” 俗称撮罗子。
鄂伦春族还有两种原始建筑,“恩克那力纠哈汉”即产房,“奥伦”深山中的高脚仓房。
定居以后,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建立起了砖瓦房。
现在又建设新社区:有自来水和供暖设备的住宅,有仓库、车房和绿地。衣食住行—行鄂伦春族最早用驯鹿驮载物品。
马匹传入后,马变成重要的交通工具。
冬季用滑雪板和狗爬犁。渡江河用“桦皮船”和“排木”。
定居后开始使用大轮车,胶轮车等。谢谢!鄂伦春族民歌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鄂伦春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常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歌曲调种类很多,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鄂伦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赞达温”曲调为主。这些曲调高亢圆润,略带颤音,一般都是固定的。歌词可即兴添加,曲调亦允许自由发挥,喜怒哀乐完全可以通过音调的节奏来抒发。“赞达温”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衬以“那依耶”、“希那耶”等,显得旋律悠扬婉转,动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