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二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地图沿赤道3个经度的长度为33.3cm,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1∶100,000
B、1∶300,000
C、1∶1,000,000
D、1∶3,000,000
2、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3.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
A.重力能
B.太阳辐射能
C.风能
D.生物能
读右图,完成4~5题。
4、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太阳日
B.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360°59',时间是23时56分4秒
C.太阳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时间为24小时
D.恒星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6.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
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
7.
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产生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
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8~9题。
8.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
A.7时
B.9时
C.12时
D.21时
9.如果图中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8时
B.10时
C.18时
D.22时
右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完成10~12题。
10.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
)
A.兰州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2.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14题。
13.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
(
)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14.依照上题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①时之后,乙地昼长短于甲地
C.③时之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D.④时之后,乙地昼长开始变短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据此回答15~16题。
15.此时A点的区时是
(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16.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下图中D为AB线的中点。读图完成17~18题。
17.若图中ADB线为一条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
)
A.12时
B.18
时
C.6时
D.9时
18.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条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位于昏线上
B.从A到D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D.B点时间为18时
右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9~21题。
19.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
(
)
A、d
–
b
–
a
-
c
B、c
–
d
–
b
–
a
C、b
–
d
–
c
–
a
D、a
–
d
–
b
–
c
20.图中a、b、c、d四个地点该日按昼长时间
由短到长是 (
)
A、b
–
c
–
d
–
a
B、a
–
d
–
c
–
b
C、d
–
c
–
a
–
b
D、a
–
b
–
c
–
d
21.当图中a地与b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
)
A.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
B.北纬11°43′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全球最大
C.北半球各地正午物体影子都向北
D.南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相等
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大洋,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甲地到乙地走最短航程地航向是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3.若船从乙向甲沿纬线航行,则该船的
昼夜交替周期为
(
)
A、大于24小时
B、小于24小时
C、等于24小时
D、等于1恒星日
右图中A是晨线,B是东经150°经线,据此回答24~25题。
24.此时正午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
C、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25.如果图中甲点的日期是5日,与B经线正相对的那条经线
的时间是(
)
A、5日16点
B、5日18点
C、4日20点
D、4日22点
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50分)
2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6分)。
(1)此图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光照图,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
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
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27.读图5“太阳光照示意图
”和图6“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
共16分)。
(1)在图5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图5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
直射点将向______(方向)移动。
(3)图5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
(4)该日
(选择填空)。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图6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28.读图7“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画图4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图7
(1)在图7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处于③位置时,北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选择填空)。
A.昼短夜长
B.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
C.昼夜等长
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
(3)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
(增大或降低),
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_
;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且范围逐渐
。
(4)地球位于①~④中的
位置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日期
是
。
霍邱二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C
2.A
3.B
4.C
5.C
6.A
7.B
8.B
9.D
10.D
11.A
12.D
13.B
14.D
15.C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C
23.A
24.C
25.D
综合题
(本题共3大题,共50分)
26.(每空1分,共16分)
(1)南极点, 12 ,22
(2)(23.5°S,90°W)
(3),
(4)A>D>E, 东
(5)12 ,18, 3, 21
(6)12, 6
D
(8)D
(每空2分,
共16分)
(1)略
(2)冬至(或12月22日前后), 23°26′S(或南回归线), 北
(3)AB
(4)B
,
C
(5)海口
,
哈尔滨
28.(画图4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1)略
(2)C
(3)降低 ,
逐渐变短(由昼长夜短向昼夜等长转变)
极昼 ,变小
(4)② ,
6月22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