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的常春藤叶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09: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后的常春藤叶
练习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曙光(shǔ)       咆哮(xiào
)
掺酒(chān)
出殡(bìn)
B.虔诚(qián)
钥匙(chí)
昵称(nì)
狭窄(zhǎi)
C.窗槛(jiàn)
着想(zháo)
一幢(zhuàng)
砖砌(qì)
D.抚摸(mō)
编辑(jí)
唠叨(láo)
涂抹(mā)
解析:B项,“匙”应读“shi”;C项,“着”应读“zhuó”;D项,“抹”应读“mǒ”。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那片贴在墙上的常春藤叶,在经过慢慢长夜的风吹雨打之后,仍旧傲然地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B.抚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C.在如此愁云惨雾的情况下,上周日又遇到凄风苦雨的天气,所以虽然杭州绿城在主场以2∶1战胜了天津泰达,可到现场为绿城队呐喊助威的球迷也只有区区两千多人。
D.最后的常春藤叶既是救助琼珊的精神良药,也是老贝尔曼最后的一副伟大的杰作。
解析:A项,“慢慢”应为“漫漫”。B项,“抚”应为“扶”。D项,“副”应为“幅”。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胡西南老师病重,急需数十万治疗费,正当因长期治疗早已债台高筑的胡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已经毕业十多年的学生们听到消息后,自发组织起来帮老师募捐,让绝望的胡老师又重燃生的希望。
B.沉沦于“权力变现”中的贪腐分子,不仅对行贿者贿送的财物欣然“笑纳”,甚至发展到明目张胆地向供货商索贿的程度。
C.应邀出席会议的人员中有一位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他就是令众人仰慕的苏明教授,是出席这次会议的头号嘉宾。
D.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政策推出不足两个月,流量莫名其妙“偷跑”事件频出。
解析:C项,“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句中使用望文生义。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球迷在比赛现场身着黑衣,头戴面具,撕毁了他们用四天时间亲手绘制、写着“宁战死,不苟活”的口号,表达了他们对球员比赛表现失常的不满。
B.中央电视台主办“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新闻发布会”,于伦敦时间10月21日如期举行。据了解,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C.市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在公共场所设立配有AED机的“爱心急救角”,是本市构建市、区县、社区三级应急救护宣教网络的重要环节,可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D.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解析:A项,成分残缺,“撕毁”缺少中心宾语,应在“口号”后加上“的条幅”。B项,句式杂糅,应在“中央电视台主办”后加“的”。D项,搭配不当,“提升”不能与“办学条件”相搭配。
答案:C
二、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走 眼
王伟锋
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
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老板声名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 ”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 ”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扬扬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 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 ”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您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5.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解析:人物心理可从人物言行中看出,“淡淡”与“朗声”都是神态描写。“淡淡”显示了赵老板的胸有成竹而不露声色、心静如水。“朗声”既是对自己判断的自信,也流露出了对别人质疑的不满。
参考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6.“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所谓“欧·亨利式笔法”,就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回答时首先要指出什么内容出乎意外,其次要说明为什么这些地方是在情理之中。
参考答案:①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②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
7.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方面考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人物,二是揭示主旨。回答时需扣这两点作答。“摘牌走人”表现了李老板羞愧的心理,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了经商与做人一样,要厚道、与人为善才能长久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
8.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解析:这道题意在考查题目在全文中的作用。题目的作用:一是线索的作用,二是概括事件的作用,三是提炼主题的作用,四是表现手法的体现。解答时要结合小说内容,分别落实,具体回答。
参考答案:①“走眼”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②“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③“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9.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解析:应根据题意要求分两步解答。首先是分析人物形象,其次是概括作品主旨。分析人物形象,要着眼于全篇,从人物的言行和故事情节着手。概括本文主旨,要在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体现文章要旨的段落和语句,尤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参考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三、语言表达
10.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中,琼珊病愈的故事告诉我们:心态决定命运。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意思必须与整个语境吻合。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硕果;               ,               ;               ,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收获。
解析:仿写句子一要仿句式“当……,我们却……”,前后语意形成转折关系;二要仿修辞,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要仿句意,前后联系紧密,和谐统一。
答案示例:(1)当洁白的雪悄然消失后 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 我们却欣赏到了充满诗意的月亮
(2)当年少的脚印慢慢被覆盖、渐渐模糊时 我们却懂得了什么叫作成熟 当浪漫纯真的情感远离后 我们却迎来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11.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借鉴这种写法,为下面的文字补写出结尾。
我在一大型商场推销某名牌彩电。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想买一台大屏幕彩电。在为他们耐心而又详细地推荐了几款彩电后,他们对其中一款比较中意,但还是有点犹豫。有了前几次失败的经历,这次我动了一点心思,我精心挑选了一盘介绍海南风光的光盘放入DVD机,我觉得这张光盘最能体现这款彩电的色彩与音质。
顿时,椰树摇曳,波光粼粼,涛声阵阵,鸟鸣啁啾。
“太美了,犹如身临其境!”女的对男的说。
看到夫妇二人看得如痴如醉的样子,我不禁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非常感谢你的推荐,我们决定了!”夫妇俩看完片子,嘀咕了一阵子,丈夫终于一脸坚决地对我说。
一番辛苦没有白费,我心中大喜。
可接下来女人的话让我几乎晕倒。
(补写结尾):

 。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这种结尾方式首先要“蓄势”——制造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处处给读者以暗示必然要产生的某种结局,但到结尾时,却突然来个“反弹琵琶”——与读者的期待恰恰相反,然而,这种意外的结果却又是“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答案示例:她说:“我们决定不买彩电了,我们决定用这笔钱去海南旅游。海南的风光真是太美了。要不是你放这个片子,我们都还不知道海南有这么好!”
PAGE
1